第(3/3)頁 他觸摸了一下那個紙張,故作沉吟了一下,說道:“第一點(diǎn),紙張不對?!? 隨后,又側(cè)著頭,將畫作的濃墨處對著光線看了幾眼,輕笑一聲:“第二點(diǎn),技法不對?!? 說完這兩句,他雙手負(fù)背:“徐揚(yáng)身為內(nèi)廷供奉,其畫作,多用乾隆宣紙。 宣紙一說,有熟宣和生宣之分,生宣為畫作之用,熟宣為寫字之用。我不知道你懂不懂這些? 而你這幅畫的紙張,從色澤、質(zhì)地來看,跟乾隆宣紙看起來像,實(shí)際上,并不一樣。 但古物倒是古物,如果我沒看錯,這紙張大概是光緒年的。 而這畫作的技法,雖然寫實(shí)技法很是神似,但你可以看看這些墨跡轉(zhuǎn)承之間,卻稍有猶豫,沒有徐揚(yáng)真跡的那種颯沓流星干脆之感。 這個模仿者,只學(xué)到了形,卻沒學(xué)到意。 以我看來,這幅畫的價值,的確不便宜,大概能值得2000塊錢左右吧。 你要說我父母辛苦十年也賺不到這個錢,呵,我是不敢茍同的。” “你……” 鄭文冰羞惱地湊到畫邊又看了看。 卻什么也看不出來。 紙張? 技法? 陳靖這小子只是這隨便一看,就看得出乾隆宣紙和光緒宣紙的差別來? 還看得出筆墨承接之間的猶豫? “阿靖,沒想到你懂這么多。”宋雨晨卻是滿臉欣喜。倒也確是個畫癡。 “略懂罷了?!? 陳靖微微一笑,“其實(shí)我從小就喜歡國畫,也常去博物館觀賞那些真跡,看得多了,這真假的微毫區(qū)別,自然也就容易看得出來一些?!? 說到這里,他禮貌地對鄭文冰說道:“鄭先生,鑒定證書這東西在這年頭誰信誰就是傻子,你若質(zhì)疑我的判斷,你可以找專家另行鑒定。此外,我也申明一下,我不是個送外賣的?!? 說完這話,陳靖感覺也裝得差不多了。 便頭也不回的,大步而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