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手術直播間。 此次手術患者的病歷資料,也展現在眾位醫生觀眾的眼前。 患者是37歲的男性。 因“反復心悸、喘累”入院。 既往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室性心動過速”,后植入icd,長期口服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 icd是一種植入在人體心臟的自動除顫儀,檢測到惡性心律失常的時候,會自動放電除顫。 每一次電擊,患者都會承受極大的痛苦。 不過這是惡性心律失常,防止猝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患者在這之后,仍反復出現心悸,常于環境嘈雜或心情煩躁時誘發。 每次持續約5-15分鐘,心率170-200次/分,發作時血壓低,出現黑蒙。 icd先后放電超過60次! 每次發作,均會讓患者產生強烈的恐懼感。 長期如此,他的生活質量非常差! …… 京都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專家團隊在認真分析患者的病史資料后,考慮可以嘗試為患者進行射頻消融。 將患者的室速消融,讓他不再發作惡性心律失常,不再承受icd的電擊。 但該患者手術難度和風險非常大,恰逢梅奧的心內科專家前來,正好交由他們進行教學示范。 而眼下,他就順理成章成了陸晨的手術病人。 術前,陸晨已經看過患者,并且仔細分析過患者病歷資料。 這個患者的病情,的確極為復雜! 其一,患者的心臟功能差,左室舒張末徑66mm,ef 27%,血壓低(80+/60+mmhg),手術耐受性差! 在術中極有可能發生室顫,導致心源性休克! 其次,患者發作室性心動過速的形態多樣,且和室性早搏的形態不完全一致,標測異常困難。 最后,患者是擴張型心肌病,心肌重構明顯,可能存在較大范圍的瘢痕區域,消融面積大,消融導管難以到達靶點。 這三點手術難度,嚴重影響著整體手術的成功率。 其中每一點,放在京都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那都是難以攻破的關卡。 不過,這種類型的消融手術,陸晨做過很多。 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系統虛擬空間,特殊室速的消融,是他練習的主要項目。 所以,在經過短則的思索之后,陸晨迅速制定好了最佳的手術方案。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