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開海》
第(1/3)頁
人生的際遇究竟是從何時開始改變的呢?
楊兆龍捏著書信坐在木椅上眺望漫長的海岸線,赤著的腳下踏著一塊細綢,披在身上的暗紋薄棉毯被吹在沙灘隨海風飛向遠方。
他轉過頭,目光對上穿著御賜斗牛服的李化龍,開口道:“東南比北方好多了,對吧?”
李化龍沒有說話,盡管二人面前的食盤擺著碩大龍蝦與國中運來的佳釀,但誰都沒有大快朵頤的興致。
等了一會,李化龍才開口,帶著點于心有愧道:“北方那有鐵礦。”
楊兆龍在北方待了很久都沒探出礦來,可他剛帶著船隊去環島游玩,李化龍就在新明北方的沙漠里找到鐵礦,并且越找越多,發現龐大的礦脈,用他傳送給皇帝的公文,以萬人可開掘萬年而不盡。
也正因這封公文,李化龍在今年穿上了斗牛服,幾乎平步青云被皇帝授予新明總督的官職,統管新明諸事。
新明也隨礦山被發現而從僅出現于天下輿圖的一小塊區域,正式成為隸屬大明的獨立行政單元。
“那是有礦山,但你覺得那能養活十萬人么?”
不提礦山還好,李化龍一提礦山,楊兆龍驟然變臉,掌中書信被拍在案上,揚手幾乎指著李化龍的鼻子喝道:“你也太不拿我播州人當人了吧!”
信是楊應龍差人從播州送來的,兩封,一封寫于去年十月、一封寫于今年一月,因二月新明北方海岸的臺風耽擱,一道送到楊兆龍手里。
僅僅差了仨月,楊應龍兩封信的語氣大不相同。
第一封挺高興的,寫了家里亂七八糟各種事情,像西南的商路更遠,楊家能把買賣從緬甸做到揚州,海陸一道,一年就弄到二百棵建殿良材,統統貢去北京。
皇帝一高興,給他加授了正二品驃騎將軍。
第二封信則是責罵,皇帝的詔書到了播州,要授予楊應龍新的官職,依照播州方圓擴大十倍,準他率播州軍四千、民夫八千,軍民家眷兩萬,把楊氏轉封到新明去,做最大的宣慰都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