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開海》
第(3/3)頁
在他向張居正第三次表達內閣可以將票擬直接交付司禮監朱批后,換來張居正一頓臭罵。
那是帝國首輔少見的暴跳如雷。
似乎在張居正的意識里,皇帝是不能不看票擬的,因為這會使皇權旁落,更會讓司禮監掌握大權,最終導致皇權被架空。
無為而治,跟啥也不干有很大區別。
可對皇帝來說……他難道不是一直被架空么,又何來對‘會’被架空的擔心?
他們的認知差異在于,萬歷皇帝看見的是現在,而張居正著眼的是他離開朝堂之后。
皇帝認為是現在,可他不敢說也沒法去說;而內閣首輔認為自己不在后才是學生執掌天下的開始,在那之后,世間不會再有任何人像他一樣擁有無與倫比的權力。
如果說朝廷決策程序是一套規則。
那么矛盾就在于張居正想要讓皇帝利用規則來加固皇權,卻將自己放在規則之外。
事實上,這一人為的矛盾才是萬歷皇帝地在聽到內閣認為向北用兵的時機已至后立刻欣然點頭的原因——他要威望,他迫切地需要用戰爭來換取威望,來盡力一點點掙脫束縛在身上的枷鎖。
從陳沐那,萬歷學會了如何引導民意。
現在,年輕的皇帝計劃用民意來沖破枷鎖,這場收復烏梁海的戰役就是取得民意的第一步。
“粗算?”
萬歷搖著頭道:“朕要精算,讓天下普查,朕以后要用;去電報房問問梁夢龍,戚大帥的兵走到哪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