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行吧-《開海》
第(1/3)頁
趙士楨頓了頓,在被陳沐要求熄滅煙斗后,他似乎在心里組織了一番語言。
清了清嗓子,才道:“大帥、諸位,請聽在下一言。”
“學生以為大帥所言,過些年,后人被從這片土地上趕走,不會發生,這太過杞人憂天了,這并非學生瞎說。”
趙士楨說著將手在桌面上攤開,環顧廳中與會者,輕輕笑道:“大帥說力量是火炮、是工業、是旗軍,總而言之,無非是火藥、人與鋼鐵罷了。”
趙士楨用手指沾著茶杯里的水在桌上寫下幾個數目,等眾人都仰著脖子看完,才道:“今年,智利與金城的硝石運抵常勝,火藥局將之造藥,兩年來亞州火藥因硝石激增而庫存日多,至上個月庫存為一百四十四萬斤,此外仍有六成硝石庫存。”
“依照大帥命令,今年十二艘福船將運載四十四萬斤硝石送回朝廷。”趙士楨說起這些數據極為輕松,顯然是平日里沒少做功課:“余下的儲備,一月之內,還能增火藥近五十萬斤,而亞州各地駐軍、移民消耗及市面流通火藥,每月不過兩萬三千余斤。”
“隨邵帥在智利的大漠里興建起第四座硝石礦場,那將為帝國開采源源不斷的硝石,在火藥上我們非但沒有缺口,還非常富余。”
陳沐緩緩點頭,東洋軍府如今最不缺的東西,一個是木料、一個是硝石、一個是硫磺,這三樣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砍不完也挖不完,依照現有生產力,永遠都取不完。
事實上在五大湖的鐵礦、銅礦,對他們現有的生產力來說也差不多……挖不完,確實挖不完,但在陳沐看來最大的問題在于根本沒有想挖完的意愿。
人人爭當世界環境保護者,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問題在于這個時代根本沒有辦法探明任何礦藏的具體儲量,所以人們就看著冒出鐵帽子的礦山,這邊挖一點、埋好,那邊挖一點、埋好,小心翼翼地保護環境。
要不是國內張居正掌政,連北洋工業區這個怪異的地方都不會存在:誰受得了那大煙囪里冒起的沖天白煙,受得了工廠里轟鳴不絕的機器?
“人,大東洋也不缺,單北亞地區海岸四縣,在籍百姓已有百萬之眾,各地部落陸續上籍,一次便可多達上萬人,何況還有北亞中心軍府尚未完全掌握的大量土地,學生估算百姓是可以超過五百萬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