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開海》
第(2/3)頁
一旦大地主用了蒸汽機,就等于把吃不飽的人手上飯碗砸了。
所以相當一部分官員極為抵觸大地主用蒸汽機。
這甚至與他們是不是儒生都沒關系了,只因為他們是人,當一種新的力量出現,不是灶臺下升起一堆火而是僅便利少數人時,他們是不是明朝的官員、它是蒸汽機還是人工智能都不重要,只與他們是人有關。
是人,就會對新生事物既有追捧者,也有抵觸者。
各地知縣、知州乃至知府,為此出臺的地方法律層出不窮,有的是直接禁止地主使用蒸汽機;有的不敢那么明目張膽,就要求地主使用一臺蒸汽機要上交多少畝田分給沒田的佃戶;還有些則要求地主為官府開墾多少畝荒地準用一臺蒸汽機;亦或使用一臺蒸汽機就必須雇傭多少佃戶,且規定最低人工費用為幾何。
再有便是知縣為百姓謀福利弄個小鐵牛放縣衙,在各鄉都交界裝個大石磨碾子,每年到大收的季節由衙役裝車上趕著縣里轉一圈,憑借高超效率一次性解決養不起驢的百姓磨面問題,做點實事的同時也為自己搏些政績官聲。
這一切在周思敬眼中都不是好兆頭。
“朝廷要修的鐵路越來越多,單周某眼下知道的,鐵廠徐主事的鐵軌一直用青龍軍列運去關外,三個內衛旗軍沿烏梁海鐵路向西一里一里鋪過去,那條估計要修到歸化城,關內昌平到延慶衛一段,順天府征發了徭役。”
周思敬放下筆,手掌重重按著桌案,希望能以此讓其他幾名衙門官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道:“昌平向南經真保鎮直抵武安,京營加入修路;大同往北出關到集寧,往南到太原、長治,都在修,長治、武安都是產鐵、鍛鐵要地,山西又是煤炭重地。”
“這說明什么,說明這幾條路不是皇帝的目的,這幾條路只是陛下在大軍未動前使糧草先行,還有成都的蜀王爺也湊熱鬧,要走了鐵軌規格尺寸,還請皇帝撥下有經驗的匠人,要在四川自費把鐵路修了,通到西安府去。”
“像驛道一樣,鐵路終歸有一日要遍及天下。”
周思敬說這話時語氣帶著極深的悲哀與不安,但下屬同僚中總有不開眼的,詫異地鼓掌道:“好事啊,主事您這是不滿什么?”
對周思敬來說最可氣的是還有人附和:“是啊主事,這樣訂單就滾滾而來了!蒸汽衙門也會在朝廷更加重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