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開海》
第(2/3)頁
將來需要做的就只是通過鐵路不斷移民、蠶食北方即可,而南方鐵路沿線的諸國則可以貿易手段拉攏、打壓、扶植,即定萬世基業。
所以他要給蒙古人的,是烏拉爾山以西,在山那邊設立十五個指揮使司,作為抵御沙俄的最前線。
只不過戚繼光千想萬想也想不到,自己及陳布烏拉爾山兩側、綿延數百里兵陣,擱在古代能號稱百萬的大軍,居然會被三千里之外的人利用。
這個人叫鮑里斯·戈東諾夫,在莫斯科,是伊凡四世兒媳婦的兄弟,也是沙俄五位攝政王之一。
萬歷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早上,伊凡四世死于莫斯科。
他最杰出且更加殘暴的兒子伊萬在三年前被自己失手打死,只剩下兩個繼承人,一個是弱智兒子費奧爾多,另一個是襁褓中的私生幼子季米特里。
都不能令人滿意,因此,伊凡設立攝政會議,五個最強勢的大貴族掌握攝政王的權力,他們都是權傾一時的豪門貴族。
擱在中原,這五個人就該叫顧命大臣了……只不過這兒可不興忠孝仁義那一套,伊凡四世前腳死,五個攝政王后腳就為爭權奪利鬧得不可開交。
國舅戈東諾夫與別利斯基大公支持費奧爾多繼位,主張繼續加強中央集權,可稱作集權派。
姆斯基斯拉夫斯基大公與督軍舒伊斯基則支持年幼的季米特里,主張擴大貴族權力,可稱作廢立派。
費奧爾多的舅舅,羅曼諾夫家族的扎哈林·尤里耶夫則站中間,寄望雙方調解。
五大攝政王的意見不一,沙皇的傻兒子費奧爾多自然無法繼位,在這種大事面前,明軍助西伯利亞庫楚汗殲滅葉爾馬克部哥薩克的事變得毫無意義。
四月,烏拉爾山的要塞將遭遇敵軍的消息送至莫斯科,五大貴族忙著調兵遣將,但又誰都不認真調兵遣將,兩派人都想著如何從中攻訐對方,居中調停的扎哈林光是調和關系就費盡力氣。
他們擬定集結六千部隊在烏拉爾山西側設防,不過這支部隊才剛集結到莫斯科郊外,就被廢立派的舒伊斯基煽動,跟著城內被煽動的貴族與百姓包圍克林姆宮,舉著火把要求處死集權派的別利斯基大公。
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不在于包圍,而在于火把。
盡管莫斯科有堅固的石制城墻,但因傳統的緣故,克林姆宮依然是木制的,不是紫禁城那種木制建筑、土木石制城墻,而是從內到外都是木制的。
克林姆,本就是木要塞的意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