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開海》
第(2/3)頁
英格蘭與蘇格蘭最能打的舊封建部隊都在戰斗中被消滅,重新組織起來的部隊沒有那么旺盛的戰斗**,通常扛不住三沖就大潰而散。
當然反過來,劉汝國手下很多部隊也是如此,基本上打仗不論他賬面上有多少部隊,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就是劉汝國手下五個百人隊。
其他人別說打仗了,只要戰場上敵人的炮一響,就樹倒猢猻散,跑個無影無蹤。
他吃虧就虧在手上沒像樣的炮。
而且也撿不著敵人的炮。
盡管劉汝國打了許多勝仗,但始終靠的是手下五隊人馬,別的都是歸附而來的追隨百姓,兵甲有限、戰斗力亦非常薄弱。
他們不但在進攻中不能給敵人帶來有效打擊,就連追擊,都不能擴大戰果。
與德雷克的交戰經常是五隊撕開缺口,大部隊跟著往前上,敵軍見勢大潰,可追一段之后再次搏斗,就會讓敵人扭轉戰局重新回到戰線僵持,而后五隊再撕開缺口,敵軍再從被突出部整體大潰。
這樣一來,幾乎沒有能直接殲滅敵軍的,自然也沒法打掃戰場,無法真正減少德雷克的戰斗力。
歸附追隨的百姓,劉汝國過去沒辦法,也不能不收留他們,只能蟻附著參加一場又一場戰斗,如今建立了安民鎮,他便盡量沙汰老弱,擴編五營,結果軍械又不夠使了。
劉汝國的話,令押糧的旗軍也犯了難:“劉爺,你這事給齊千戶說也沒用,他做不了主,他的千戶部兵甲還沒湊齊呢。”
“何況軍械也沒法賣,您只能給應將軍寫信,只要您跟將軍請一衛編制,軍備軍械,多半是不用買,倫敦府能給批多少,就都給送來了。”
活動在英格蘭、愛爾蘭的北洋旗軍,哪怕身上沒有個一官半職,在這片土地上幾乎都是能‘上達天聽’的人物。
應明就像這里的土皇帝,這些北洋旗軍每個人都是應明的老部下,最晚也是在應明做試千戶時追隨他,都是親信。
劉汝國的事,很難辦。
站在北洋旗軍的角度,他們是做的仁至義盡了,劉汝國沒要求過送糧食,他們送糧食也從來不用買的方式,就是來送糧。
各地不論是駐守謝菲爾德的齊千戶,還是駐扎別處的千戶百戶,都佩服劉汝國,所以能幫上多少就幫上多少。
但軍法在那擺著,軍械不能給,托民間支援的百姓送個幾十顆彈藥,就已經是他們所做的極限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