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開海》
第(3/3)頁
因為劉汝國不是正規軍。
其實不是正規軍沒什么大不了,李禹西招募的牧野兵也不是正規軍,如今行走在英格蘭的上萬牧野兵全部都是雇傭軍。
來,李禹西給安家銀;在,李禹西出軍餉;死,李禹西給撫恤。
但是,李禹西憑的是牧野知縣楊兆龍準其募兵的公文,他憑著公文募了兵,同樣持東洋軍府委任令的應明一句話就把兵權拿到自己手里。
如今李禹西除了給這些牧野兵付錢之外,這些兵跟他沒半點兒關系。
就這,一年近二十萬兩的軍餉,人家李禹西愿意出,說句難聽話這在李禹西眼里頭就是十艘煙船跑一趟的事。
用十艘煙船跑一趟,換每年近千船次在普利港入關停船補給不交稅,怎么算他都賺。
雖然這些牧野煙英格蘭只能消化一半,剩下的到法蘭西、到西班牙大明港還是要交稅,但那他也賺海了去。
何況英格蘭的煙草市場,對李禹西來說是一片可以深耕的土地,他這兒現在有抽煙習慣的人至多二十萬,不足十分之一。
為這,李禹西就是把賺的錢都投進來都愿意,他的目標就是一句話。
你連煙都不抽,配當英格蘭人嗎?
但劉汝國不一樣,他手上沒有任何大明官方準他募兵的公文,他的部隊也沒有軍餉這一說,打仗幾乎是走到哪就把貴族、商賈搶一通,卷起百姓繼續走,直至如今才在安民鎮定下來。
何況最要緊的是不論他曾與艾蘭王朱曉恩聯手對敵、還是如今應明一個命令把他調到倫敦府北方拒敵,劉汝國都從未對官府說過,給我一個編制。
來到這的北洋旗軍,實在是不愿以此刺激劉汝國——按照傳統觀念來說,劉汝國的人往好聽了說是義軍,往難聽了說就是一支流賊。
不是大明正規軍不要他,而是他從未表達過有加入大明正規軍的想法。
誰敢把炮賣給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