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書記,初步查明,‘康樂源’公司法人代表與白水區教育局前任局長關系密切,存在明顯的利益輸送嫌疑。 招標環節的專家評審名單被人為操縱,打分存在嚴重不公。 此外,我們懷疑其背后可能還有更復雜的保護傘,涉及市級層面個別部門的干部,正在加緊摸排?!? 李毅飛靜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輕輕敲擊。 “不管涉及到誰,不管級別多高,查下去。”他的聲音平靜,“這件事,絕不能以處理幾個區級干部和一個黑心商人就草草收場。 我們要通過這件事,把教育系統、市場監管系統,甚至更廣闊領域的沉疴痼疾,好好清理一遍?!? 李毅飛轉向旁邊的市長趙永輝和副書記周雨婷:“永輝同志,雨婷同志,善后工作要持續抓好,確保學生午餐平穩過渡到安全可靠的模式。 同時,市人大常委會那邊,要加快我們之前提議的《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條例》的立法進程,要把最嚴格的準入、最透明的監管、最嚴厲的懲處寫進去,形成長效機制?!? 周雨婷補充道:“書記,我建議,借此機會,我們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建立‘家長膳食委員會’,賦予他們對學校食堂或配餐企業真正的監督權、評議權甚至否決權,讓陽光照進每一個角落。” “這個建議好!”李毅飛表示贊同,“要把群眾的監督力量真正發動起來,融入我們的治理體系。這是我們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最牢固防火墻?!? 民間的贊譽讓李毅飛感到欣慰,但更多的是壓力和責任。 “青天”之名易得,長治久安難求。今天解決了午餐問題,明天可能又會出現其他新的矛盾。社會治理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康樂源”事件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工真市在發展進程中依然存在的短板和風險。 也像一劑猛藥,在帶來陣痛的同時,也催生了變革的動力。 前方的路依然布滿荊棘,但民心可用,正氣已張,這給了李毅飛無比的信心和力量。 李毅飛拿起筆,在日歷上圈出了下一個調研地點——幾個偏遠的農業鄉鎮。 他的腳步,不會停歇,民生永遠放在心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