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知道,這事兒賭不起——賭贏了,全村人下半年有糧吃,烘干房能派上用場, 水稻種子申請下來也有地種;賭輸了,不僅半年的辛苦白費,之前跟村民們承諾的“靠太空作物增收”也成了空話。 中午的時候,老周從家里帶了窩頭和咸菜,蘇瑤啃了兩口就咽不下去,灌了半瓢泉水,又接著澆地。二柱子看她實在累得不行,搶過她手里的桶:“蘇瑤,你歇會兒,我來澆!” 蘇瑤搖搖頭,靠在玉米稈上喘了口氣:“沒事,趕緊澆完,晚上還得來看情況。” 傍晚的時候,夕陽把玉米地染成了金黃色。縣農資站的技術員居然又回來了,這次還帶了個相機。 他沒下車,就在地頭轉悠,看見村民們還在澆地,皺著眉走過來:“還沒澆完?我看你們這玉米是沒救了。” “沒救?你再看看!”二柱子拽著技術員往地里走,扒開一棵玉米的根部。技術員蹲下來,剛看了一眼就“咦”了一聲,伸手摸了摸:“這爛根怎么不擴散了?還有新根?” 蘇瑤走過去,指著根須上細細的白芽:“早上澆的石灰水,現在已經冒新根了。” 技術員拿出相機,對著新根拍了兩張,又看了看蘇瑤手里的水桶:“你這水里加了啥?除了石灰還有別的?” “山里的泉水,就加了石灰。”蘇瑤擦了把臉上的汗,沒多說。她知道,現在說再多都沒用,等過兩天玉米稈挺起來,產量上來了,才是最好的證明。 技術員沒再說話,又拍了幾張照片,悻悻地走了。 天黑透了,最后一桶石灰水終于澆完。村民們都累得癱在田埂上,沒人說話,只有玉米葉被風吹得“沙沙”響。老周遞過來一個涼透的窩頭:“吃點吧,今天辛苦你了。” 蘇瑤接過窩頭,咬了一口,有點噎。她看著黑沉沉的玉米地,小聲問:“老周,要是……要是這方法沒用,新根長不起來咋辦?” 老周蹲下來,拍了拍她的肩膀,聲音有點啞:“怕啥?你敢想,我們就敢干!真不行,明年咱跟你一起種水稻,后山還有荒地,總能找出條活路。” 旁邊的村民也都附和:“對!蘇瑤,我們信你!就算今年沒收成,明年咱再試!” 蘇瑤看著大家的臉,心里突然熱了點。她啃完窩頭,站起來拍掉身上的土:“走,明天一早再來查,要是新根能長到兩指長,這玉米就有救了。” 夜風刮過玉米地,帶著泥土的腥味。蘇瑤走在田埂上,膠鞋里灌滿了泥,腳步比早上沉,卻比早上穩。她不知道這石灰加泉水的法子能不能撐到最后,不知道這百畝玉米能不能保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