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周眼睛一亮:“這法子能行?” “試試就知道!”蘇瑤說著,往烘干房的爐膛里加了十斤煤,關上房門。 半小時后,她掀開一條縫,盯著房梁上的溫度計——空氣溫升到了五十度,物料堆里的溫度計才四十四度。她又加了五斤煤,再等半小時,空氣溫五十五度,物料溫五十二度。 “二柱子,記下來!”蘇瑤喊,“十五斤煤,空氣溫五十五,物料溫五十二!再加點煤試試!” 二柱子趕緊掏出個皺巴巴的本子,鉛筆頭都快磨沒了,歪歪扭扭地記:“十五斤煤,五十五,五十二……” 就這么試了一上午,加煤、等溫度、記數據,蘇瑤的襯衫濕了又干,貼在背上像塊鐵板,額頭上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淌,滴在地上暈開一小片濕痕。老周和二柱子也沒閑著,老周幫著加煤,二柱子負責記錄,偶爾還得幫蘇瑤遞塊毛巾擦汗。 “蘇瑤,你看這樣成不?”二柱子把本子遞過來,上面記滿了數據, 最后總結出一句口訣,“十斤煤溫五十靠,十五斤煤五十五,二十斤煤六十度,煙色淺灰最靠譜。” 蘇瑤接過本子看了看,笑著點頭:“成!就按這個來,每半小時看一次溫度計,記一次煤量,千萬別弄錯了。” 她找了塊木板,用紅漆把口訣寫在上面,釘在烘干房門口最顯眼的地方,紅漆還是去年過年刷門剩下的,有點結塊,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的,卻格外醒目。 剛忙活完,村口傳來拖拉機的“突突”聲,越來越近。二柱子踮著腳往村口看,突然皺起眉:“是農資站的那個技術員!他咋又來了?” 蘇瑤心里咯噔一下,上次這技術員來看玉米根腐病,就沒說過好話,這次來指不定又要挑啥毛病。 果然,技術員穿著件的確良襯。看見門口的舊溫度計,忍不住笑出聲:“蘇瑤,你們就用這破玩意兒烘藥?這要是烘壞了,可別說是我們農資站的設備不行?!? 他身后還跟著個穿西裝的人,戴個黑框眼鏡,手里拿著個本子,看著像個干部?!拔沂强h農業局的李科長,”那人掏出個工作證晃了晃,“來檢查示范基地的準備情況,你們這烘干房……連個正經的溫控設備都沒有?” “我們這是土法溫控,比傳感器還準!”二柱子忍不住懟了一句,“剛才試了,誤差不超過三度!” “哦?”李科長挑了挑眉,看向蘇瑤,“真這么準?要不咱們試試?” 技術員趕緊插話:“李科長,您別聽他們瞎吹,這土法子能靠譜?我看他們就是想蒙混過關,到時候藥材烘壞了,還得找咱們局里要賠償?!? 蘇瑤攥緊手里的煤鏟,指甲都快嵌進木頭里了。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里的火:“李科長,要是您不放心,咱們現在就烘一批板藍根試試,成不成,您親眼看著?!? 李科長點點頭:“行,那就試試?!? 技術員還想說啥,被李科長瞪了一眼,把話咽了回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