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蘇瑤趕緊讓二柱子去地里拔了二十斤新鮮板藍根,鋪在烘干房的竹架上,按照口訣加了十五斤煤,關上房門。半小時后,她掀開一條縫,房梁上的溫度計顯示五十五度,物料堆里的溫度計顯示五十三度。 “差不多了!”蘇瑤喊,讓二柱子把板藍根拿出來。 藥材還是綠的,湊近聞,一股濃郁的藥香味飄出來,一點焦糊味都沒有。 “李科長,您看!”蘇瑤把板藍根遞過去。 李科長捏了捏,又聞了聞,點點頭:“不錯,比我上次在別的村看的烘得還好,濕度也剛好,能賣個好價錢。” 技術員的臉青一陣白一陣,站在旁邊沒說話。 李科長拍了拍蘇瑤的肩膀:“你們這土法子挺好,實用,還省錢。示范基地的材料,我回去就幫你們遞上去,爭取早點批下來。” 送走李科長和技術員,老周笑得合不攏嘴, 拍著蘇瑤的肩膀:“蘇瑤,還是你有辦法!剛才那技術員的臉,跟霜打了似的,解氣!” 蘇瑤也笑了,擦了把臉上的汗,突然想起件事:“老周,你家有布沒?再幫我舀點泉水來。” “要布和泉水干啥?”老周納悶,但還是趕緊去了。蘇瑤把布蘸濕,小心翼翼地擦著溫度計的玻璃管:“泉水能防潮,這樣溫度計不容易壞,能用得久點。” 二柱子湊過來看,笑著說:“蘇瑤,你咋啥都能跟泉水扯上關系?這泉水要是會說話,說不定還得跟你討功呢。” 蘇瑤也笑了,把擦好的溫度計放回鐵皮盒里:“咱村就這點寶貝,不用白不用。” 太陽慢慢升到頭頂,曬得烘干房的土墻發燙。蘇瑤坐在門口的石頭上,啃著懷里的窩頭,看著遠處的玉米地——玉米稈已經直起來了,葉子綠油油的,風一吹,像一片綠色的海浪。她心里踏實了不少,玉米根腐病穩住了,烘干房也能用了,接下來,就等張教授那邊的水稻種子了。 “蘇瑤,你說這水稻種子啥時候能到?”老周蹲在旁邊,抽著煙袋鍋子問。 “快了,張教授說這個月準到。”蘇瑤咽下最后一口窩頭,拍了拍手上的渣,“等水稻種上,咱們就有稻子吃了,不用再頓頓啃窩頭。” 老周笑著點頭:“是啊,要是水稻能種成,咱村的日子就好過了。” 二柱子在旁邊插了句:“到時候我要多吃兩碗米飯!再用泉水煮點玉米,肯定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