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京城,一封來自南洋的急報快馬送抵應天府,徑直遞入東宮。 太子標展開奏章,見上面赫然寫著“真臘國主愿舉國內附,納土稱臣,永為大明藩屬”,頓時眼前一亮,連忙起身,帶著奏章快步趕往父皇朱元璋的寢殿。 此時的朱元璋已年近七旬,自馬皇后病逝后,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時常因國事操勞而咳嗽不止,往日里銳利的眼神也添了幾分渾濁。 他正靠在龍榻上,由太監輕輕捶著后背,聽聞太子標前來,才緩緩睜開眼:“標兒來了?可是有南洋的消息?” “父皇,大喜啊!”太子標快步走到榻前,將奏章遞到朱元璋手中,語氣難掩激動,“真臘國主感念父皇的仁政,愿舉國內附,從此歸入大明版圖!這可是我大明開國以來,南洋又一重要邦國歸順啊!” 朱元璋接過奏章,手指微微顫抖著展開,逐字逐句地讀著。 當看到“念大明皇帝陛下之恩德”等字句時,他原本渾濁的眼中漸漸泛起光彩,嘴角也不自覺地向上揚起。 他放下奏章,重重地嘆了口氣,語氣中滿是欣慰:“好……好啊!朕登基二十九年,夙興夜寐,就是想讓大明百姓安居樂業,讓四方蠻夷知我大明天威、感我大明仁政!如今真臘來附,這便是對朕最好的贊美!” 太子標見老朱難得露出笑顏,心中也松了口氣。 他知道,自從母后去世后,父皇便很少有這樣的好心情,每日被國事與思念之情縈繞,身體愈發虛弱。 想到這里,朱標斟酌著開口:“父皇,真臘內附乃是天大的喜事,兒臣以為,應當舉辦一場盛大的慶典,一來慶賀此事,二來也讓四方番邦看看我大明的強盛,讓他們更加敬畏父皇的威德。” 朱元璋聞言一愣,卻微微搖了搖頭:“慶典就不必了。如今嶺北那邊還要投入錢糧建設,江南又在修治水利,國庫雖有盈余,卻也不該為了一場慶典勞民傷財。朕登基以來,一向提倡節儉,豈能因這點喜事就破例?” 太子標早料到父皇會如此說,連忙從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遞了過去:“父皇,您先看看這個。這是高熾和雄英從南洋送來的密信。” 朱元璋接過密信,見信封上分別寫著“孫兒高熾謹呈”、“孫兒雄英謹呈”,便拆開細看。 朱高熾在信中寫道,他已在南洋向呂宋、暹羅、滿剌加等國的使者發出邀請,請他們在慶典時前往應天府觀禮,共賀真臘內附;朱雄英則在信中說,他已聯絡了蒙古部落與女真部落的首領,邀請他們一同前來,借慶典之機向大明表忠心。 信的末尾,兄弟二人還俏皮地寫著“祖父若不愿舉辦慶典,孫兒們可就成了失信之人,還望祖父成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