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元璋讀完信,先是愣了愣,隨即忍不住笑出聲來,指著信紙上的字跡,對太子標笑道:“你看看這兩個臭小子!竟敢先斬后奏,把朕的后路都給堵死了!” 笑過之后,他眼中卻泛起了暖意——朱高熾與朱雄英在南洋開拓疆土,兩個孫兒都如此有出息,他怎能不感到驕傲與欣慰? “罷了罷了,既然他們都已經(jīng)把人請了,朕若是再拒絕,倒顯得朕這個祖父小氣了?!? 朱元璋擺擺手,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卻更多的是寵溺,“傳朕的旨意,命禮部即刻籌備慶典,務必辦得隆重卻不鋪張!另外,再向東海的琉球、倭國、朝鮮等國,還有蒙古各部落、女真各部首領發(fā)下邀請,讓他們都來應天府,看看我大明的氣象!” 太子標聞言,心中大喜,連忙躬身應道:“兒臣遵旨!兒臣這就去通知禮部,讓他們盡快擬定慶典章程?!? 朱元璋點了點頭,又拿起那封真臘內(nèi)附的奏章,指尖在泛黃的紙頁上細細摩挲,連奏章邊角的褶皺都輕輕撫平。 他的思緒不由自主飄回幾十年前——那時他還是濠州鄉(xiāng)下一個吃不飽飯的放牛娃,爹娘兄長都死于元末的瘟疫與戰(zhàn)亂,他曾為了活命當過和尚、討過飯,見慣了元廷官吏的暴虐、百姓的流離失所。 后來投了郭子興的義軍,從一個普通士卒做起,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和過人的智謀,一步步招攬賢才、擴充勢力,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在平江逼降張士誠,最終揮師北伐,將元廷趕回漠北,親手推翻了腐朽的元朝暴政。 建國之初,大明百廢待興,田地荒蕪、人口銳減,朝堂上還有功臣驕縱、貪官橫行,他夙興夜寐,一邊休養(yǎng)生息、鼓勵農(nóng)桑,一邊嚴懲貪腐、整頓吏治,甚至不惜得罪權(quán)貴,也要為百姓撐起一片安穩(wěn)天。 那些年,他熬過無數(shù)個不眠之夜,處理過堆積如山的奏章,也曾因國事繁重而咳血,可只要想到百姓能吃上飽飯、穿上暖衣,他便覺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如今幾十年過去,大明的糧倉漸漸充盈,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邊境雖偶有摩擦卻也安穩(wěn),連南洋的真臘都主動舉國內(nèi)附,四方邦國紛紛來朝。 這一幕,不正是他當年在殘破的濠州城時,心中默默期盼的“天下大同”嗎? 想到這里,朱元璋握著奏章的手微微收緊,眼中滿是對過往艱辛的感慨,更有對如今大明盛世的自豪。 老朱輕輕咳嗽了兩聲,對身旁的太監(jiān)說道:“把這奏章收好,存入皇家檔案,讓后世子孫都知道,洪武年間,大明曾有萬國來朝的盛景!” 消息傳到禮部時,正趕上各司官員在大堂議事,禮部尚書剛接過內(nèi)侍遞來的圣旨,只念了一句“為賀真臘內(nèi)附,著禮部籌備慶典”,滿堂官員便瞬間沸騰起來。 文選清吏司郎中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筆都落在了案上,聲音里滿是激動:“真臘內(nèi)附?這可是南洋大國啊!能主動歸順我大明,足見陛下仁政遠播,天下已然大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