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幾次,幾個實力較強的蒙古部落聯合起來,想要奪回嶺北牧場,結果依舊被徐允恭的嶺北鐵騎打得丟盔棄甲,連牧場的邊都沒摸到。 一來二去,蒙古部落徹底被打怕了,別說南下劫掠,就算在自家草原上放牧,都得時刻提防嶺北鐵騎的徹底隊。 以往在草原上耀武揚威的蒙古騎兵,如今見了嶺北鐵騎的影子,便嚇得轉頭就跑,連頭都不敢抬,只能在偏遠的草原角落茍延殘喘,再也沒了往日的囂張氣焰。 女真使者也悄悄低下了頭,心中滿是慌張,他原本還存著幾分僥幸,覺得女真部落地處山林,大明未必能徹底掌控,可眼前的繁華讓他明白,大明的國力早已遠超他們的想象,若再心存二心,恐怕只會自取滅亡。 離開街市,車隊來到國子監。 剛踏入校門,朗朗的讀書聲便撲面而來,身著青色儒衫的學子們端坐于講堂內,手持典籍,跟著先生誦讀《論語》,神情專注而肅穆。 國子監內古柏參天,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藏書樓里擺滿了各類典籍,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書頁上,泛起淡淡的金光。 禮部官員引著使者們走進一間講堂,先生正講解《大明律》中“仁政愛民”的章節,學子們不時舉手提問,氣氛熱烈。 真臘使者湊近書架,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農政全書》,翻開一看,里面詳細記載著各種農作物的種植方法,他連忙對身旁的隨從說:“快記下來!這些方法帶回真臘,定能讓百姓的收成再翻一倍!” 占城使者則駐足于書畫展前,看著學子們繪制的《大明疆域圖》,當看到真臘、占城的位置被清晰地標注在大明疆域內時,眼中泛起了安心的光芒——能依托如此強盛的大明,自家邦國再也不必擔心被周邊勢力侵擾了。 蒙古使者站在角落,聽著學子們誦讀“天下大同”的理念,心中愈發沉重。 他想起以往蒙古部落與大明的戰爭,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如今大明不僅軍力強盛,更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想要與之抗衡,簡直是癡人說夢。 女真使者則盯著藏書樓里的典籍,暗自心驚——大明不僅有強大的軍隊,還有這么多有學識的人,難怪能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條,他們部落里識文斷字的人寥寥無幾,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最后一站,是大明的軍器局。 剛靠近軍器局,便能聽到里面傳來的打鐵聲,鏗鏘有力,充滿了力量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