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七章 王離論心(求票票)-《秦時小說家》
第(1/3)頁
“趙佗!”
“很不錯的年輕人,論起文韜武略,你與之相比,或許都要遜色一些。”
“中原的事情,你要出手?”
“如何出手?”
“說說看!”
“……”
從離兒手中接過一杯暖熱之氣散開的茶水,輕嗅之,便是一絲絲熟悉的甜香之氣。
比起剛才飲用的湯藥,的確怡人許多。
于自己而言,其實都差不多。
蒙恬,這些年來的歷練還是很不錯的,北胡匈奴對帝國不成很大的威脅。
只要蒙恬堅持穩打穩扎的戰法,步步推進草原深處,等河西之地安穩,便可匯同整個帝國東西之力北上攻滅匈奴。
一個不遜色諸夏萬乘之國的胡人部族,欲要將其滅掉,一戰之力是不太可能的。
非有耐心不可,非有足夠的心力不可。
趙佗!
也是帝國這些年來名聲不弱的年輕人。
帝國尚未一天下的時候,咸陽之內,便是知曉那個年輕人,是武真郡侯提攜和看重的。
那人也的確沒有辜負武真郡侯的期待。
一件件差事辦的相當不錯,尤其許多事情自己都有了解,無論為文官,還是為武將,做的都很好。
這一點。
離兒就不如了。
離兒這些年來多待在軍中,行軍打仗還是比較擅長的,若是下馬安民、撫民……,則多有不如。
然!
人各有長,人之一生,能夠將一件事做好,已經很不容易了。
輕抿一下蜜茶,太過于香甜了一下,略有搖搖頭,將茶水落于手邊的案幾上。
“父親總是小瞧于我。”
“眼下的中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若是做好了,可以肅清中原,甚至于解決帝國一天下來的中原隱患之事。”
“兒子覺這份功勞不為小。”
“至于如何做?”
“卻也不難。”
“這段日子,兒子多有關注中原諸郡的情形,咸陽那里明顯有吩咐,羅網和影密衛都有前來。”
“外加各地官府的手段,如今,中原的一些人有些有些投鼠忌器了,已經準備奮力一戰了。”
“也有一些人較為膽怯,開始準備收攏力量,暫避鋒芒。”
“只不過,他們的一舉一動,多在帝國監察之內,之所以不動他們,是為中原諸郡安穩故。”
“那些人也是依仗那一點,才能夠支撐到現在。”
“可!”
“那些人中有親近帝國之人,事情就容易處理了。”
“如同兩軍交戰,無論防守的多么嚴密,只要可以撕開一個口子,便是通過那個口子,徐徐將戰事推進。”
“直到最后的取勝。”
“這一次的機會很不錯,將中原肅清,那么,整個山東之地的隱患,也就齊魯之地最大了。”
“而那,也不難處理。”
“……”
王離見狀,值得再次倒了一杯茶,是白水,沒有添加任何東西,雙手奉上,言語心中意。
“肅清中原,非容易之事。”
“眼下之局,在不動搖中原根基的情況下,要做到你說的那一步,很難很難。”
“只是殺一些人,并不能夠解決問題。”
王賁握著澄澈無物的茶水,雖然無味,卻是多入心。
“父親!”
“您的意思,我明白。”
“盡管不能夠將那些人徹底剿滅,這一次卻可以將那些人重創,讓他們沒有繼續為亂的本事。”
“齊魯之地,如果公子高沒有突然調到中原,估計,也會對那些人以重創。”
“可惜,事情剛開始做,中原就有那般災情。”
“……”
王離搖搖頭。
其實。
父親所言,和自己之意,并不沖突,并不相悖,自己也沒想著可以徹底解決中原隱患。
而是,要讓中原的隱患再無后續大動作,哪怕有一二小動靜,憑借諸郡各地官府之力,足以應對。
若是徹底將那些人解決,的確需要依從父親之意,要么短時間內以動搖中原根基為代價。
要么,依靠時間,花費一代人、兩代人的時間,將那些人的力量消磨掉,慢慢散落天地間。
“公子高!”
“自他離開中原之后,你時而多有提及他。”
“看來你們見面雖不多,你倒是欣賞他。”
沒有繼續言談中原之事。
王賁吹了吹手中熱意升騰的白水云霧之氣,于兒子掃了一眼。
“公子高!”
“為人有禮,謀略適宜,雖說中原災情之事,初始有不妥,那也是正常之事。”
“記得,當年兒子剛有入軍的時候,也是有些混亂之舉,后來,便是慢慢習慣了。”
“便是容易解決了。”
“公子高去歲是第一次離開咸陽為事,做的已經很不錯了。”
“倒是……,父親您很少提及公子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