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七章 王離論心(求票票)-《秦時小說家》
第(2/3)頁
“先前于父親說過的,若非災(zāi)情之事繁多,公子高有言會親臨大營來見父親的。”
“父親,您對公子高去歲的表現(xiàn)如何看?”
王離稍有遲疑,左右看了一眼,此間自然是無人的,但一些事……還是不自覺謹(jǐn)慎之。
公子高!
父親似乎不愿意和自己提及公子高的事情,無論是去歲公子高初臨中原,還是在齊魯為事。
還是在中原救災(zāi)。
都沒有怎么提及。
只是做一些東郡大營應(yīng)該做的準(zhǔn)備,其余……并無什么了,自己還是知道的。
只是。
越是如此,王離越覺一些事不應(yīng)該如此。
“公子高,陛下膝下一個不錯的公子。”
“從咸陽傳來的消息,你也有知曉,陛下對他在齊魯、中原的事情,總體是滿意的。”
“陛下滿意,我等便是滿意。”
“如此,就足夠了。”
“離兒,無需想太多。”
“一些事,輪不到你多想,將手中的事情做好,才是最為重要之事。”
“目下的中原之事,你無需插手。”
“接下來,你帶領(lǐng)一隊百戰(zhàn)穿甲兵,前往楚地吧!具體之事,會有文書落下的。”
“中原的事情,不為大,軍中有足夠人選。”
“……”
喝了一口白水,王賁舒緩一口氣。
沒有在兒子詢問的事情上多言,而是落下另外一事。
“楚地!”
“父親,要我前往楚地?”
“楚地之事,雖說也有,如何可與中原相比?”
“父親,我來料理中原之事,真的不行?”
“是因這些年,多有一些機(jī)會落于我身上之故?還是別的事情?”
“公子高!”
“他是陛下的孩子,又是麗夫人的孩子,陛下自然是滿意的。”
“可……事情不一樣的。”
“父親,有聞咸陽那里,近年來,多有一些朝臣建言陛下立下太子儲君,父親覺陛下膝下誰更合為太子?”
“……”
父親不允?
父王不讓自己料理中原的事情,雖有所料,還是……有些不甘,這段時間,對于中原諸事的察看,早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了。
自己很有把握。
自己很有信心。
自己絕對可以將那些人炮制的很好。
現(xiàn)在,父親真的不允?
還讓自己去楚地?
楚地有什么要事?
從數(shù)月來所了解的訊息來看,楚地雖有小小的動靜,比起中原,完全是不足慮的。
父親是為平衡軍中一些流言蜚語?
還是父親別有深意!
還有。
父親為何總是不同自己言談一些要事!
公子高的事情不重要嗎?
太子儲君的事情不重要嗎?
將來的一些事不重要嗎?
“你一介渺渺之人,操心的事情不少。”
“接下來,將楚地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不該你操心的事情,就不要多想。”
“先前你在中原的小動靜,已經(jīng)有些逾界了,若非念你還知曉事情非同小可,也就不予理會。”
“天下大事,還不是你一個小小的軍將能摻和的。”
看向此刻神情語態(tài)有些急躁的兒子,王賁蹙眉之。
放下手中白水,輕嘆一聲,兒子的心性總是令人擔(dān)憂,眼前之事尚未做好,就要以為長遠(yuǎn)之事。
誠如此,腳下如何平穩(wěn)?
“父親!”
“父親!”
“天下大事,的確不是兒子一個小小軍將可以理會。”
“但……而是是王家的人,父親也是王家的人,還是王家的家主,難道也不能理會嗎?”
“父親!”
“昔年大父得陛下看重,方有后來的重用,方有后來的領(lǐng)兵出函谷關(guān),攻滅諸國事。”
“大父!”
“陛下!”
“是陛下看重大父,也是大父選擇了陛下!”
“昔年之事,兒子也是有所知的。”
“當(dāng)年陛下還是公子的時候,咸陽之內(nèi),多有紛爭亂象,后來……陛下勝出。”
“陛下勝出,也非陛下自身之力勝出,而是內(nèi)外諸力一處,協(xié)助陛下勝出!”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