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幽靈粒子-《暗體》
第(2/3)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以李素佳為局長的太陽系環境科研局面向全球發出了“木星褐矮星化征集令”。
幾周后,一個叫希爾·伯頓的面包師現身環境科研局,原來,他是大名鼎鼎的黑洞專家埃凱斯·伯頓爵士的孫子。
他向李素佳提供了伯頓爵士生前撰寫的一本有關行星褐矮星化的假想命題。
即,面對無法達到觸發類木行星成為一顆褐矮星的最低臨界質——13倍木星質量的失敗恒星,或許向其內部發射一顆合適質量的小型黑洞,利用黑洞恐怖的吸積力和引力來壓縮類木行星內部的氫氣云團。
如此,不必達到13倍木星質量這一臨界值就可以觸發類木行星內部的氫核聚變,使其快速演化成一顆超級褐矮星,或者演化成一種介于褐矮星與紅矮星之間的過渡型星體,即亞紅矮星。
理論有了,可伯頓爵士所假象的那個合適質量的小型黑洞非常模糊,實際操作起來必須明確一個具體的量化數值,否則極易引發災難性后果。
向木星內部發射一個黑洞非同小可,必須結合木星的現有質量及褐矮星的臨界質量要求,精確這個所謂的合適質量黑洞的具體質量。
否則,一旦控制不好,要么因這個黑洞質量太小不起作用,要么因質量太大失去控制、完全吞噬木星,繼而給整個太陽系帶來毀滅性災難。
于是,這就有了李素佳穿越回過去,試圖改變因果、拯救劉翰洋的舉動。
一是出于現實考慮,自伯頓爵士犧牲后,劉翰洋得到了他實驗室的大量資料和科研成果,也曾經利用他的黑洞理論,成功制造出了一個微型黑洞去對付泰伯星人,而且取得了成功。
因此,在全人類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得到伯頓爵士真傳的劉翰洋是目前僅有的實現木星褐矮星化的不二人選。
其二,李素佳也是出于私心,拯救曾經的摯愛劉翰洋是她的精神與內核的雙驅力,自周蕓犧牲后,她對劉翰洋的愛就愈發強烈起來。
公私并濟之下,穿越回過去、拯救劉翰洋就成為了她的執念和必須完成的任務。
可天不遂人愿,具體說來是宇宙的因果律不允許她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起碼在人類所處的這個三維世界和現有的科技水平之下是不允許的。
其實,原本解決木星褐矮星化難題時是有兩套并行的方案,除了穿越回過去、拯救劉翰洋外,還有一條就是利用mR影像再建系統還原伯頓爵士在草擬那份筆記時的原始場景。
該場景被還原后,即可清晰地了解伯頓爵士所假想的向類木星型星體內部發射一個小型黑洞,從而實現未達到最低臨界質量要求的此類星體快速完成褐矮星化進程的所有構思。
當然,伯頓爵士的假想并未能給出這個小型黑洞的具體參數,但只要掌握了他的原始構思,就能為下一步工作帶來希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