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天下師-《大宋神級贅婿》
第(1/3)頁
第七十四章天下師
“人終究不能活在書本里,必得腳踏實地才好!有些人,夸夸其談百萬言,卻不能行一事,下不能勸農桑,上不能助邦國,這樣的人,學問再好,也只是嘴上光彩,看似下筆入神,卻無一用!某不恥之!”
王宇在前世大學時,學會了相當重要的一點人生處世哲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理念不同,不必激動,事務理念都有多面性,不必非要強行改變別人適應自己。』
說的再俗套一點,就是沒有必要在別人觀點不同時“杠精”,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但要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利。
有這樣的認知,王宇不會在賈雨村抨擊自己時焦躁、急著爭辯,而是能做到如大儒一般仔細聆聽賈雨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放在心中揣摩,不會針鋒相對,而是在賈雨村發言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提升,之后在翻過頭來尋求破局或者一舉擊潰之策。
這才是大儒辯難時既能保持風度,又能精彩紛呈的原因。
賈梅村昂首闊步,在眾人面前肆意揮灑,盡情指摘,整個過程中王宇微笑聆聽,面上毫無怒色,頓時讓陸海峰、左公佑等人再次高看一眼,更加凝神對待。
待到賈梅村詞窮,一幫圍觀學子開始為賈梅村叫好,王宇依舊面色平靜,不置一言,漸漸地指責聲開始嘈雜起來。
左公佑站出,大袖一揮,“肅靜,我等靜聽凌霄先生有何言辭?”
左公佑此時立場不能說偏頗,但是對王宇的不喜卻是一定的。
賈梅村呷了一口茶,把茶杯遞給從從人,態度悠然道:“是啊,我等還在等著凌霄公子的高見,莫不是詞窮了吧!”
這是在碾壓了!
上官云靈小臉一寒,想要替王宇分說,卻被上官文淵制止,上官文淵微笑著搖了搖頭,看向王宇卻是充滿了期待。
在眾多士子的指責、抨擊聲中,王宇開口了,語氣很柔和、很平靜,絲毫沒有與賈梅村針鋒相對的意思,面對眾多士子目光中充滿了憐憫、惋惜,王宇道:“若天下人都是為了財物、女子、虛名這些東西而讀書,那讀書人的氣節何在?”
轟!
如驚雷炸響,如黃鐘大呂,眾多士子盡皆失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讀書人可是把氣節二字看得相當神圣的。
王宇看看眾人,十分痛心、十分不恥道:“貪官污吏橫行于世,莫不是就為了索取十年寒窗苦讀的回報?”
此話一出,場中眾人臉色再變。
這話戳中了很多人的肺管子!
寒門子弟刻苦攻讀,是為了考上功名有人附庸田地,是為了改善一家老小生活,是為了家中不用在服徭役,至于報效國家,這個動機或許有,但絕對要排在后面幾位,這就是人性。
豪門子弟刻苦攻讀,自然是為了光宗耀祖,獲取權柄,成為人上人,延續、發展家族的榮光,青史留名,至于報效國家,弘揚圣道,這個或許有,但恐怕也不是首要因素,這同樣也是人性。
無論如何,名和利都是人們繞不過去的坎,當正常渠道無法滿足時,貪腐就成了必然。
面對王宇的疑問,眾人不得不沉默以對……
年輕的學子們此時臉皮還沒那么厚,還有些為國為民的初心。
他們面對王宇的質疑,無顏反駁,也不敢反駁。
至于金陵知府賈梅村臉上更是火燒一般,王宇只是用了一句話,就揭露了賈梅村求學的志向、動力、現狀。
陸海峰良久嘆息道:“唉,凌霄先生說的是,老夫也曾為勸學詩中種種吸引苦讀圣賢書,那時,心中想的,不是什么濟世安民,而是,能讓家中幼弟無饑餒之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