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海上爭鋒(2)-《古董局中局》
第(1/3)頁
打撈08號啟動了深水抓斗,鋼纜發出巨大的摩擦聲,方頭方腦的抓斗像一頭怪獸鉆入水下,在鐘山的指揮下緩緩落到指定位置頭頂。它張開鋼質大口,用力深入泥土中,把海底攪得黃煙四起,在經歷了十幾次淘挖后,終于把一條黑色物件拖上了甲板。
清水沖干凈之后,我們湊成一圈,發現這是一根顏色發黑的長條木板,上面爬滿了藤壺和貝殼,怪異嶙峋,早看不出漆色。方震發現的連續四個凸起的信號,其實是板上豎向釘著的幾排凸條。它殘缺不全,但勉強還保留著一個曲面輪廓,林教授認為這很可能是船舷外凸的一部分,叫作護浪。這種護浪是可拆卸的,風浪大時,會用它來臨時增高船舷,防止甲板進水,風平浪靜后再拆除。
雖然不確知這條護浪板是否屬于福公號,但至少證明這附近應該有一條沉船。很可能在船只傾覆時它從船舷脫落下來,漂開了一段距離。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異常高興。我擔憂地看了一眼遠處的日本船,問林教授,日本人肯定會看到我們的動作,如果他們也湊過來,該怎么辦?
林教授笑道:“這些天來,我們停船的次數有幾十次,動用抓斗和潛水員也有十幾次。實者虛之,虛者實之,他們暫時還分不清我們這次是虛晃一槍還是真有發現,不會輕易過來的?!?
“那我們怎么辦?”
林教授在海圖上畫了一個圈:“以這個沉落點為中心,沉船應該就在這一個范圍內。接下來的搜索重點,將以這個圓圈為主——當然,改動航線的幅度不要太大,別讓他們看出破綻?!?
海上尋寶,真是一件枯燥而燒腦子的事,必須得不停地互相琢磨,猜對方的心思。
有了護浪板的發現,一度沉寂下去的信心,終于又有所回升。接下來的幾天里,打撈08號不動聲色地偏離既定路線,圍著沉落點轉悠。日本人毫無覺察,依然遠遠地按自己的節奏搜尋著??上覀兊暮眠\氣暫時被用光了,連續三天一無所獲,動用了幾次抓斗,但只抓出來一大堆水草和貝殼。
這也并不是什么罕見之事,畢竟這是木制護浪,在沉入海底之前有可能漂出去幾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
到了第三天,藥不是忽然找到我,召集所有人開了個會,他一臉嚴肅地說:“我覺得我們可能上當了?!?
他忽然這么說,讓我們為之一愣。藥不是拿出一個筆記本,上面畫了一頁規整的坐標格,用紅藍兩色鉛筆分別標記了長短線段,冷不丁看上去,讓人眼花繚亂。
藥不是說,他一直在做日本船的搜尋航線記錄,在筆記本上,三個格子彼此相鄰,左右兩個格子用藍筆勾了一根實線,分別寫著14、15,中間格子勾著虛線。藥不是解釋說,14和15是指開始搜尋起第14日白天和15日白天,實線代表日本船的白晝航跡,虛線代表了夜晚航跡。因為夜晚無法觀測,只靠船載雷達追蹤,所以用虛線表示。
這不是標準的網格記錄法,是藥不是自己琢磨出來的。雖然不規范,但很清晰。林教授一邊翻看一邊嘖嘖稱贊。
這一段記錄顯示,我們發現護浪板的那一個區域,日本船恰好于第14日和第15日經過其兩側鄰近區域,換句話說,他們有極大可能在夜間經過該沉落區??蛇@個區域只有十五平方公里,根本用不了一夜時間就能穿過去。唯一的解釋是,日本船于14日晚進入過該網格,在這里停泊了整整一夜,15日清晨才離開。
藥不是看向鐘山:“我記得您說過,這塊殘骸的周圍很平坦,方便打撈?”鐘山回答:“是的,那一帶沒有很大的溝槽,也沒有礁石,地勢高低不超過五度。護浪板顯得鶴立雞群,特別明顯?!?
藥不是點點頭,重新看向眾人:“我不懂技術,但以日本人的搜尋實力,海底這么明顯的凸起,怎么可能停留了一夜也沒發現?但次日他們沒有任何動作,反而大搖大擺離開,讓我們來撿這個便宜。這實在是很可疑。”
“也許是他們怕我們發現,所以故意假裝什么都沒發現?”沈云琛猜測。
“那它至少也該在附近繞圈,伺機接近才對——就像我們做的那樣?!彼幉皇怯种赶蛴涗洷?,“接下來的幾天,日本船的航向一直偏向東北,與這里呈對角,一點都沒表現出留戀的模樣?!?
戴海燕突然插嘴道:“這塊護浪板是魚餌?”
藥不是贊許地點了點頭。他們倆思維跳躍得有點快,我和其他人沒跟上。藥不是看了我一眼,語氣略帶憐憫:“日本人應該是在第14日晚趕到那個區域,把護浪板投入海底,還選了一個最容易被我們發現的地方——因為是夜里,所以這一系列入水操作不必擔心被發現——然后揚長而去。也就是說,護浪板是他們投下的魚餌,用來把我們拖在無用水域?!?
方震反問道:“他們怎么會算準我們一定會去那里?”藥不是揚了揚手里的筆記本:“都是網格式搜索,我們可以推測出他們的航跡規律,他們同樣也能掌握我們的。日本人選擇第14日夜晚干這件事,顯然是通過之前13天的觀察,掌握了我們的行動規律?!?
會議室里一時間沒人說話。如果藥不是和戴海燕的猜測是對的,那意味著我們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林教授沒有輕易表態,提議再去看看那塊板子。
我們連忙趕到庫房,那塊板子就躺在地上。林教授拿起放大鏡,仔細觀察了一陣,頹然坐在地上,一聲長嘆:“你說得對,我大意了?!?
這塊護浪板上附著了大量的藤壺,密密麻麻的十分瘆人。林教授點著其中一塊道:“你們看,這種藤壺表面有灰紫色細縱條紋,翼部很薄,呈鉛紫色,而且頂緣傾斜,這種叫作西沙藤壺,是熱帶海域特有的品種。東海海域應該以鵝頸藤壺或白脊藤壺為主。”
他不必往下說了,大家都能聽明白。在東海沉沒的海船殘骸,怎么也不可能附著南海的藤壺。這應該是某條東南亞沉船的殘骸碎片,被日本人投下海底冒充福公號殘骸。反正都是海水浸泡幾百年的木料,不送進實驗室根本分辨不出來。
再往深里想,日本人顯然在出海前就準備好這個計劃了,真可謂是深謀遠慮。我甚至懷疑這主意是老朝奉出的,那家伙可是玩弄人心的高手,我們都被他耍了。
這個計劃太毒辣了,也太精密了,幾乎是卡著打撈08號的補給來策劃的。若不是藥不是及時發現,我們恐怕會在這附近浪費掉大量時間和燃料,最后不得不提前返航。
不,不是恐怕,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相當嚴重了。林教授去跟船長交談過,回來以后臉色有些嚴峻:“按照目前的燃料存量,我們已經沒辦法覆蓋整個海域,最多完成75%,就得返航。而且剛才氣象部門發出警告,接下來的一周內,這一帶海域可能會遭遇風暴,我們的續航能力會進一步縮短。”
會議室里充斥著壓抑的郁悶,每個人臉色都不太好。日本人只用了一條破木板,就打折了我們的一條腿。
林教授自責地說這都怪他,沒有仔細研究那塊板子,就武斷地下了結論,犯了學術大忌。沈云琛安慰林教授幾句,對大家說:“你們也別太過沮喪,搜尋沉船是件極困難的事,日本人這次也未必能如愿。大不了咱們再來?!?
這話是沒錯,可未免消極了點,完全要聽天由命,拼運氣和命數。
我把藥不是的筆記本拿過去,低頭仔細看,努力從中間看出一些端倪來??赡抢锩娴木€段構成太雜亂了,看了一會兒就眼花繚亂。大家又討論了一陣,還是毫無辦法。林教授說今天太晚了,別耽誤睡覺。留下值班的人,其他人早點休息。
我在狹小的艙室里橫豎睡不著,瀕臨失敗的沮喪,充塞在我的胸口。這次行動,難道就這么虎頭蛇尾地結束了?我不甘心,可這不是在古董鋪子里,是在海上,我所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少。
想了太久,胸口實在憋悶。我從鋪位上起來,想站到甲板上去透透氣。此時凌晨兩點多,聲吶正在進行充電,因此打撈08號下錨停住,整條船在海浪的推動上微微晃動著,像是一個搖籃。
此時四周極黑極靜,只有陣陣海浪聲在低聲咆哮。黑夜的大海是最可怕的景象,它如同一座流動的無盡深淵,隨時喚起人類對黑暗所能達到的恐懼頂峰。帶著腥味的風吹過來,像怪物靠近的鼻息。好在今夜天氣晴好,天空星斗璀璨,讓人不至于完全被黑暗所控制。
借著桅桿上的大燈,我忽然看到一個人影站在船頭,定睛一看,居然是戴海燕。
她穿著一件短袖襯衫和短褲,左手向前舉起一塊烏木牽星板,手臂平伸,右手扯著一根從牽星板上緣斜下來的絲線,整個人對準了星空的某一點。這個姿勢我見過很多次了,而當年鄭和大概就是用這個方式來測定方位:牽星板是直角邊,左手手臂是底邊,絲線是斜邊,構成一個標準的直角三角形。左手手臂和絲線的夾角,就是目標星和海平面的角度。
她就這么認真地觀測著星空,瘦小的身軀一點都不搖晃。那姿勢,活像一個向天神祈禱的古代女祭司,用神秘的手勢和上天溝通著。
我靜靜地站在她身后,等她觀測完,才開口詢問她在干嗎。戴海燕一邊往本子上記錄,一邊回答說:“我想要再驗證一下這個坐標,看是否足夠準確。之前畢竟是模擬,沈奶奶送的這副牽星板,品相很好,可以實地測一下?!?
“沒用的?!蔽覔u搖頭,“現代儀器都做不到的定位,別說這些古代的粗糙器具了?!?
“我同意你的觀點,現在科技的進步,不是古代所能比擬的?!贝骱Q喾隽朔鲅坨R,“但這不代表,眼下牽星板沒有用武之地。”
我心中一喜,連忙請教。戴海燕道:“剛才開完會,我回去想了想。藥不是以畫線的方式記錄搜索航跡,這給了我一個啟發。我發現我們進入了一個誤區。目前我們計算出的方位,都是從那四句話里推斷出來的。如果對那四句話的理解不準確,從根兒上就錯了,那接下來的推算再精密,也是南轅北轍。”
“你是說我們的解讀不對?”
戴海燕把牽星板收好,朝船舷里側靠了靠,反問道:“我在想一個問題。你家的祖先許信在這里擊沉了福公號,把坐標封入五個青花罐內。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希望后人有機會返回此地,拿到沉沒的寶藏吧!”
“那何必分成五部分?寫在一起不好嗎?”
面對這個質問,我啞口無言。
“許信把它分成五份,一定有他的道理。也許這四個坐標和那一個失落的坐標,構成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
戴海燕索性攤開一張地圖,拿起筆來:“比如說吧,有ABCDE五個點,我們可以根據距離關系,找出這五個點之間的中點——但同時,我們也可以把這五個點連接起來,這樣就成了一個折線段。”
戴海燕的話,給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戴海燕表示說她會堅持觀測幾天,把所有的數據搜集全了,應該會有收獲。反正按照現有的搜索方式,成功率已經低到不像話,不如挑戰一下新理論。
“你是怎么想到的?”我大為贊嘆。
“是藥不是跟我說的?!?
“他還懂這個?”
“他不懂,不過他說,天下萬物百科,都逃不開邏輯二字,道理總歸是一樣的?!贝骱Q嘌銎痤^,看向星空,“這個人挺有意思,我很喜歡他?!?
這個突如其來的坦白,讓我有點尷尬。我呵呵干笑一聲,說你還挺直接的嘛。戴海燕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既然喜歡一個人,為什么不說出來?”
“呃……我是覺得那家伙有點不開竅,未必能有回應你的心意啊?!?
“我們已經在一起了?!?
我嚇得差點從船上掉下去,這什么時候的事?
“一天前,他正坐在瞭望塔里,一邊拿望遠鏡望著那條日本船,一邊在膝蓋上攤開筆記本記錄。我去給他送飯,看到那一筆一畫非常有規律,很好奇。于是他給我講解了他自己發明的記錄法,我們一起研究了一下,發現了日方船只的詭異行蹤。他是個聰明人,完全跟得上我的思路?!?
“所以你們倆才在會上一唱一和……”我撓撓頭。原來還真有因為“智慧”這個原因而走到一起的情侶啊。
“也不完全是?!贝骱Q啾晨看?,線條分明的臉龐難得顯出一絲欣賞,“上船之前,咱們不是有一個碰頭會嗎?他聽說我是博士時,第一個反應是目露贊許。”
“哎?”
“許愿,你還記得咱們第一次見面,你的反應是什么嗎?”戴海燕看向我,我有點尷尬地表示想不起來了。戴海燕說,“是驚訝。你的潛意識里認為,女人不能讀博士,何況還是生物專業。其他人的反應,也都差不多。只有藥不是,最自然的反應是贊許,因為他知道博士學位要付出的是智慧和努力,跟性別一點關系也沒有。”
我正琢磨著該怎么回答,戴海燕忽然伸直手臂,輕輕地喊了一聲:“龍船過境!”
我急忙朝船外去看,我們面前浮現出一番奇景。在十幾公里開外的海域邊緣,不知何時升起來一條長長的光帶,星星點點的淡藍色光芒不算耀眼,但在漆黑的海面上絕對醒目。這些光點若是單看,有點像墳堆附近的陰森磷火,可當它們匯聚成光帶行于海面時,卻變得氣勢恢宏,如同無數艘巨大的寶船高懸燈籠,從容不迫地縱隊前行。似有漫天星斗,倒映在海面,有淡淡的霧靄漂浮其間,給光帶增添了幾許神秘**的氣氛。
原本寂寞而猙獰的夜海,陡然變成了神仙出游的儀仗。
“這是什么?”我被眼前的景色完全震懾住了。
戴海燕道:“海洋里有很多發光的浮游生物,白天躲在海底深處,晚上浮到水面上覓食。為了方便尋找食物和求偶,它們進化出了生物的熒光。當氣候和環境適合的情況下,大批浮游生物群聚在一起,就會出現剛才那一番景色?!?
“我聽你剛才說,什么龍船過境?”
“哦,這是福建一帶的民俗傳說。傳說鄭和七次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但這個任務一直沒完成,于是鄭和就留下一只艦隊,繼續尋找建文帝。幾百年來,人化魂,船化灰,但依然忠誠地執行著鄭和的命令,在東海、南海一帶游弋。漁民們尊鄭和為龍王,把這只艦隊稱為龍王過境。凡是能看見龍船過境的,一定會有大豐收。因此漁民們都視其為海洋保護神?!?
“這是個好兆頭哇?!?
“這和迷信無關,是有科學依據的。這些浮游生物只能隨洋流移動,當兩處洋流相遇時大量聚集,一定可以捕捉到逐食而來的大型魚群。所以很多著名漁場,都是在洋流交匯之處?!?
我無視她科學上的解說,有點迷醉地望著遠處的龍船。腦海里,把那些光點聚合想象成巨大的寶船,艦首是威猛的辟水金睛獸,上面是高聳的桅桿,船舷兩側是堅毅忠誠的水手和犀利的護衛,還依稀能看到一位明朝將軍迎風而立,背后一面大纛獵獵飄揚。慢慢地,我似乎能看清那明將的臉,雖然陌生卻無比親切,與許信好生相似……
我忽然聽到一聲小小的驚呼,轉過臉去,發現戴海燕的臉上,滿是驚喜。我連忙朝龍船看去,發現并沒有特別異常的變化,她看到了什么?
可惜戴海燕并沒回答我,她飛快地跑下甲板,鉆進自己的艙室里,砰地把門關上。我苦笑著搖搖頭,只得也返回去休息。
到了第二天,搜尋活動被暫停了,打撈08號停留在原地,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節約燃料,直到有了新計劃再說。龍船過境的事,我誰也沒說。說實話,這個挺幼稚的,我擔心說出來會被大家嘲笑,還是把它當成一個藏在心里的小秘密吧。
不過我一看見藥不是,就忍不住多打量幾眼。這家伙性格那么別扭,卻挺有女人緣。前有高興,后有戴海燕。高興不適合他,戴海燕跟他倒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藥不是見我眼神詭異地盯著他,莫名其妙,又不好放下身段來問我,只得訕訕走開。
打撈08號很快再度啟動,這次不再圍著沉落點轉圈了,而是朝著一個方向以最經濟的航速航行。這是應戴海燕的要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