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荒鎮中央豎著一面老舊的黃色旗幟,黃色的光芒沖天,與來自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青紅白黑四道光相接,五色交織,在天空形成一片迷離的半透明的穹頂,如薄紗一般籠罩在整個荒澤之上。 透過那光霧可以看見天空的星辰正在墜落,形成壯麗的流星雨。 遠處的月亮比從前要亮很多,仿佛她已不甘做太陽的陪襯,準備取而代之。但她柔弱的肌膚終不能承受這澎湃的力量,明亮的月表出現了細密的裂紋,里面涌動著赤色的火焰。 昨日西沉的太陽到現在還沒有升起,但西邊和東邊天空的盡頭都留著紅暈,霞光已經亮了一整天。 “圣人一念的毀滅,世間不知要經歷多少個千年的災難!”滿頭白發的郞裕文站在臨荒鎮的最高處,抬頭看著天空。 “郎先生!”一騎快馬卷著塵土而來,騎馬的漢子翻身下馬,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到處都亂了,公路鐵路都已經斷了,車進不來,我已經讓人用馬隊去運物資。” “不用了,荒澤廣大,物資可以再生產,關鍵是人,你盡一切努力,能接多少人就接多少進來。”郞裕文說。 那人答應一聲,正要翻身上馬,忽被郞裕文喊住: “等一下,你把這個帶上。”郞裕文從身上拿出一塊機械表,“天象已亂,日夜不分,電子設備也都失效了,你用這個看時間,還有七個小時,七個小時后,荒澤就會封閉,與外界隔絕,一定要在七個小時內回來。” “可外面還有很多人……” “管不了了。” 那人點點頭,接過手表,上馬揚鞭而去。 聽著遠去的馬蹄,郞裕文嘆了一口氣,再次抬頭看向混亂的天空,自言道:“這就是圣道終要付出的代價嗎?” “郎先生!” 不知站了多久,身后一個聲音把郞裕文的思緒帶回現實。 “哦,張總啊!”郞裕文轉身看見張道遠就站在不遠處,“張總辛苦了!臨荒鎮能在短期內建設成現在的模樣,全靠了張總和您的建道團隊啊!” “郎先生過譽了,建設之事,張某分內之務,自當盡力。只是如今……唉!”張道遠長嘆一聲,“天道將亡,天道建立的一切規則也將失效,無法無術,建設進度就再也快不起來了。到那時,我們恐怕也只能筑茅屋、居巖穴,重回茹毛飲血的日子了!” “大道興廢,非我輩所能看透。”郎裕文看上去倒是沒有那么悲觀,“李公子既然給我們留了荒澤這片土地,就一定是另有生機。公子所求者,眾生平等,萬物與一。原本我等皆應隨他而去,重歸混沌。但那樣顯然又會和過去一樣重演無數次天道。公子留下這片荒澤,可不僅僅是留下他的至親好友在這里終老而已。于公子的境界,天地萬物早已無差別,哪里還分什么親疏。他要留在荒澤的,是圣道的種子。是于混沌中抽出的一根線頭,是洪荒重演時不再重復舊日秩序的希望。千百年后,天地再生,卻再無天道。這是公子所望,也是我們還活著的意義。” 說到這里笑了起來,“所以張總大可不必憂心,你今日建造的這些工程,都是給接引入荒澤的人過渡用的。即使全部爛尾了,也不打緊,只要過了這一段時亂道危的歲月,荒澤就會有全新的面貌,那必是你我從未見過甚至也想象不到的景象。沒有分別心,沒有弱肉強食,真正的和諧圣世,又豈是你我剛從凡塵中過來的人能想到的?” 張道遠點點頭:“先生所言極是。從前我對公子的大道,所悟還是膚淺了。自上昆侖,于至高處見仙魔紛爭,見得人模鬼樣,又被夫人和丁香姑娘以六虛輪轉大法送來臨荒,于輪轉中看盡六道眾生,我才終于有點明白圣道真諦了。不過比起郎先生,我還是差了太遠。先生雖不修術法,于大道領悟,卻比我們這些所謂修行人高出太多了!” 張道遠并不是恭維,他是真心佩服郎裕文。 臨荒鎮要在天道將滅之時,承擔起拯救大道之責,至少是埋下圣道之種靜待發芽,可不是輕飄飄一句話就能成功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