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末空閑,唐覺曉、傅夢瑤在家里大掃除。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世界上的確有不掃一屋反而能掃天下的人,但正常人還是會本能去做成功概率更大的事。 掃地、拖地、擦窗、一些書籍的位置整理,這些事通常是自己做。大整理半年一次,小整理一個月一次,也不難。 鐘點工不是不能請,但作為一個銀幣,唐覺曉習(xí)慣性各種隱瞞東西,很多事都是自己做。 這天整理雜物,翻出一個舊箱子,里邊是藏起來的老書,之前無聊從老宅翻出來的。 里邊有小時候?qū)懙娜沼?,唐覺曉笑了笑,坐地上翻看起來。 他小時候有寫日記的習(xí)慣,不是應(yīng)付語文老師那本,而是寫給自己看的各種記錄、總結(jié)。 他記日記的格式是先寫一句自己領(lǐng)悟到的東西,然后兩百字寫自己怎么得出的這結(jié)論。 諸如“事成之前不可以說大話,免得被打臉”、“事成之后最好也別說,避免被盯上”、“外人不可以過于信任,還是要靠自己”、“吃喝不重要,省錢買本書,買幾本漫畫好過吃一次大餐”…… 說是日記,也不是每天都記,一般是某天遭受不公、受到欺辱、恍然大悟,他就會閉門思考,然后寫東西。 在箱子里還有一些《論語》、《民族民間傳說故事》、《希臘神話》、《成語故事》之類的,小學(xué)時候看的東西。大多是盜版,畢竟他小時候想買正版都難,他小時候也沒正版盜版的概念。 《極限挑戰(zhàn)》里有一個走六步的問題,有就走一步,一共六個問題,合計六步,第一個問題是父母雙方是否都大學(xué)畢業(yè)…… 唐覺曉小時候唐爸是名牌大學(xué)畢業(yè)生,唐媽是高中畢業(yè),到后來就全是教授了。但真正啟蒙唐覺曉分析問題的,是10塊錢一本在街邊買的滿篇錯字的《論語》。 在很小的時候,唐覺曉就意識到了自己身體不好,三餐都按時吃,各種求教高手,胡亂練過很多東西。 小時候他意識到了自己所在地教育資源不足,有點本事的誰做老師呢?老師里有點本事的誰還待在這? 以現(xiàn)在他的思維邏輯去看待這事,教育何其簡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