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身為法師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第(3/3)頁
再多說兩句吧,在2022年的時候,阿美利肯不僅僅要求本國的半導體產業不跟華國企業做生意。
甚至華盛頓在私下暗示本國半導體之外的企業們,你跟華國企業做生意沒問題。
我知道現在讓你和華國企業脫鉤有點困難,你做不到,但是是你提供賺錢機會給華國企業,是他們有求于你,不是你有求于他們。
至少,你得要求想和你做生意的華國企業,必須要在海外有生產基地。
上面是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組織。
至于華國,華國這些年同樣過的很滋潤,深度扎根東南亞之后,加上自身的制造業升級。
華國算是發展中國家里混得最好的一波。
甚至把高麗給拖下水了,高麗的優勢產業基本上被華國吃的差不多了。
因為高麗和華國在進出口貿易的結構上基本一致,之前高麗靠著自己技術上的優勢,華國每年要從高麗進口大量半導體和機械零件。
到了2039年局勢已經反過來了,華國不用再向高麗采購,甚至高麗一些尖端零部件得從華國進口。
在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跟華國貿易逆差最大的五個國家,分別是:
袋鼠國、高麗、巴西、霓虹和瑞士。
其中靠出口精密儀器、半導體、高端材料等的主要就是高麗、瑞士和霓虹。
到了三十年代的尾聲,這三個國家華國都成功實現了貿易順差。
對他們在高端制造業的依賴幾乎削減為零。
至于袋鼠國和巴西,這屬于沒辦法,在原材料領域必須依賴對方。
制造業可以通過產業升級來解決,原材料短缺,只能通過星際殖民來解決。
鄭理接管獅城之后,除了能源集團和人工智能企業之外,還成立了一家航空企業。
這家航空企業,專門搞各類航天用燃料的。
從燃料層面來說,或者從能源角度出發,氫能源一直都是藍星選擇的主流方向之一。
雖然只有霓虹持之以恒的在氫能源上投入。
其他國家是兩條腿走路,主要投資鋰電池,但是也不放棄對氫燃料電池這條技術路線的投入。
霓虹就屬于一條路走到黑,把大量資源都投入到了氫燃料電池里去。
氫燃料電池,作為航天能源來說,它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輕的重量、更大的延伸范圍和更快的周轉時間。
無疑聽上去這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技術路線。
但是為什么這一直停留在企業研發的技術路線里,而沒有落地。
很多創業企業宣稱要制造純氫燃料電池驅動的飛機。
像初創公司zeroavia計劃在2024年之前制造10到20架由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客機,他們還獲得了五百萬美元的捐贈。
實際上到了2024年影子都沒有見到。
空客更是宣稱自己要在2035年,靠氫燃料電池技術路徑,研發出世界上第一艘零排放的商用飛機。
結果到了2039年,這也只是計劃,別說落地,連實驗室產物都沒有看到。
氫燃料電池的最大弊端在于,風險,一直缺乏很好大規模儲存氫氣的手段。
因為氫氣最大的優勢是能從月球極區獲得,并廉價送到leo。
如果通過大氣剎車從轉移軌道進入leo的話,可以將月球開采的25-30%水送到leo作為推進劑使用。
這樣只要搭配復用壽命區區100次的擺渡船,就能實現<$50/kg推進劑價格,遠比從地表送上去便宜,從而極大的降低深空物流的成本。
獅城新成立的太空集團,第一款產品就是針對氫燃料電池的整體解決方案。
這一套方案以及產品,已經同時賣給nasa和cnsa了。
同時第二款產品,就是燃燒效率和能效比爆表的超級燃料。
至于第二款產品,目前nasa和cnsa正在緊鑼密鼓的改造他們的太空發動機。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