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愛我,你怕了嗎?-《夜行實錄》
第(1/3)頁
你好,我是徐浪,《夜行實錄》的作者。
2016年4月,我開始了這個系列故事的寫作,并發布在網上——很快,這些故事引起了討論,贊賞和質疑都有。
許多人覺得,夜行者的故事很好看,但有些黑暗和壓抑,令人不適。對此,我的應對方法是:繼續寫,讓你習慣這種壓抑。
這不是崩潰療法。我這么做是因為:人類對恐懼、黑暗的反應是最真實和強烈的,這是天生的。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直面。
我為什么要寫夜行者的故事呢?
小時候,大人總講一些可怕的故事(對小孩而言),大意是:你不聽話,故事里的妖怪或壞人就會把你抓走。小孩聽了故事,就記住了警告。被故事吸引是人的一種本能,吸引關注、感染情緒、留下印象。人喜歡聽故事,喜歡轉述故事,喜歡參與到故事中。
中國古人面對未知的世界,給自己講了個故事:盤古開天地,女媧捏泥人。猶太人則說:“神說要有光,便有了光。”小孩子總問父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答案往往是,從小樹林、垃圾場、海邊等等地方撿來的。同理,當你跟別人講一個道理,常常這樣開頭:“我有一個朋友……”
***·本雅明對故事下過一個定義:故事是來自遠方的親身經歷。他的話里包含了故事的兩個特點:
1.故事不是你親身體驗和經常遇到的。
2.故事聽起來是真實的。
在“真實”的故事中,體驗未曾有過的經歷,這就是故事之于人的魅力。我從小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尤其是都市傳說類型的。
十幾年前,我上初中時,學校里忽然開始流傳“割腎”的故事。我和朋友趁著課間和放學熱烈地討論了很久。晚上去姥姥家聚餐,聽見姨父警告剛參加工作的表哥:生活檢點些,不要向太漂亮的女孩兒搭訕,當心被割腎。再過一段時間,小區里一對中年夫婦的兒子失蹤了,大爺大媽都傳言失蹤的小伙子是被人割了腎。
這些談論、傳播“割腎”的人,沒人能證實是否真有割腎、如何割腎、技術上是否可行。但故事就這么流傳起來,成為飯后談資的同時,也不斷警醒著人們。一定有原本喜歡在夜里游蕩的青年,聽了這個故事后,選擇每晚回家看電視、遠離漂亮姑娘,覺得這樣更安全。
這就是都市傳說,一種有意思的民俗文化,與城市生活相互依存。
在“魔宙”公眾號后臺的統計里,年輕的女性讀者超過了一半,這讓我有點驚訝。最開始,我和很多朋友抱有同樣的疑惑:我寫的故事會不會嚇跑女孩兒?
實際上,黑暗與恐懼沒有趕走她們,反而讓她們留了下來。她們的留言,基本都是表達對現實的積極態度和警惕意識,而非恐慌、排斥,這讓我十分高興,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