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97章 佳節與共 上-《我在詔獄看大門》


    第(1/3)頁

    又是一年中秋月圓,萬達算來,這已經是他來到大明朝度過的第十四個中秋節了。

    早些年老伯爺萬貴在的時候,除了外出辦案被耽誤在外面不算,萬達都是在新樂伯爵府里和他的家人們一塊度過的。

    俗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往年過中秋節的主角都是嫂子趙氏。

    由趙氏張羅帶著伯爵府的丫頭們設供桌,設月光神馬,在月上正中時候,領丫頭婆子們磕頭燃香。后來大哥納了小妾萬氏,就改成了嫂子當主祭,萬氏幫襯。

    對他們這群家里的爺們而言,總不過還是吃吃喝喝,喝酒劃拳,請戲班子來府里唱堂會之類。萬達興致高的時候,還會親自下廚,給大家做幾道明朝人沒見過的小菜。

    后來分了府,安樂男爵府沒有女主人,自然就沒有了拜月一說。

    倒是每年給阿瀾買的兔兒爺泥塑都能堆滿一個屋子了。有時候他下半夜還會到宮里去拜會娘娘,或者去楊家,邱家,幾人一同賞月。

    不過男爵府也好,楊千戶府也好,還有邱主事家,那就是三個名副其實的和尚廟。

    平日里這幾個大忙人只顧著辦案,很少回府,倒還不覺得冷清。一旦逢年過節,家家團聚的時候,因為都沒有女子執掌中饋,只靠著管家維持人情往來,就覺得頗有點凄涼的味道了。

    今年可不一樣了,今年的中秋節,可能是萬達度過的有生以來最熱鬧的一個中秋了。

    上個月因為妖道李子龍的緣故,害的國子監以及周圍的一圈民宅被炸毀了大半,百姓們流離失所,國子監的師生們,尤其是外地來的生員和老師們,都失去了住所。

    雖然戶部很快就在城外的東郊搭建了臨時的竹棚板房,提供給失去房屋的百姓們,作為臨時居住的住所。順天府還同時征發民夫,配合戶部的工匠們修繕被爆炸波及的房屋,更是給與盤川,鼓勵他們投親靠友,盡快找到安身之所,以免釀成流民之災。

    但是京城的天氣可不比南方,基本上一過了中秋節,那天氣基本上就是一日一變,很快就會滴水成冰,呵氣成霜。

    更何況不知道是何緣故,今年的天氣從年初開始就特別不正常,比往年都要冷上幾分。若是在天冷之前房屋得不到修繕,就憑那幾個破竹搭起來茅草屋,恐怕是不能讓百姓安然過冬的。

    國子監的師生們雖然比普通百姓來的稍微好些,住進了禮部安排的院子。鴻臚寺還騰出幾間房給他們做課堂,學生們每個月領的米糧也增加了些,不過依然士氣低迷。幸好最近的一次大比還要到兩年后,不然就他們這樣的狀態,北京國子監恐怕要全軍覆沒。

    尤其是馬上要過一年之中除了除夕和冬至之外最重要的節日了,失去家園的百姓們也好,這些“無家可歸”的國子監師生們也好,一想到人家萬家燈火,戶戶團圓,自己就流離失所,連怎么過冬都不知道,難免棲棲遑遑,沒有了過節的心思。

    誰曾想,前幾日的某個下午,城東“難民營”外頭突然來了一群帶著刀子的錦衣衛,把正在土灶邊燒火,準備做飯的女人和她們的孩子們嚇了一跳——她們的丈夫和能使得上力的男孩子們都被征去蓋房子了,所以白天郊外這里只有女人的孩子。突然見到一群武夫,皆是一臉驚懼。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城東四牌樓隆福寺對面的‘星海匯’,掌柜的萬老板請諸位去佳節共聚,吃團圓飯,賞月聽戲。”

    高會看著這些驚慌失措的女人,將佩刀拉到身后她們瞧不見的地方,然后大聲喊道。

    “‘星海匯’?那不是‘天下第一樓’么?”

    “還有這種好事?”

    “‘星海匯’那種地方,一道菜肴據說動輒幾兩銀子。那是我們這樣的人家吃得起的么?”

    “大人別跟我們開玩笑了。我們這正造飯呢。一會兒爺們回來還要吃?!?

    “就是就是。我們窮的連口糧都需要善堂接濟,哪里還有錢去大酒樓吃飯聽戲呢?”

    婆婆媽媽們聽了,紛紛表示不相信,膽子大的幾個還嫌錦衣衛小伙子耽誤了她們做飯。

    “當日所有,都是免費,諸位不必擔心?!?

    高會急忙補充道。

    “為什么啊?這‘星海匯’又不是善堂,聽說還是錦衣……咳咳,為什么會不收錢?”

    一個膽子大的小媳婦,抱著懷里還只有幾個月的孩子走上前來問道。

    “免費是有條件的。”

    高會身邊的一個小旗說道。

    “家里有男子的,需要出示這幾日去城東服勞役的點卯憑據,證明確實參與過城東修繕工作,而不是耍滑無賴之流,其家人就可以入場了?!?

    “哎,我家漢子日日去修房子。每天都會拿回家一個算籌,說等到月底,按照算籌去結算工錢。那個東西能不能算證明?”

    “自然算的?!?

    小旗點點頭。

    “當日下午,還有工部官員現場帶著點卯的簿子來與本人核對,好確保萬無一失?!?

    這么做,就是防止有無賴子自己不上工地,拿了別人的算籌來試圖蒙混過關。這些工部的官員日日都在現場監工,是不是生面孔,一眼就能看出來了。

    “這樣啊,那我去吧。我家正愁這節怎么過呢?!?

    小媳婦欣喜地說道。

    “可是,可是我家沒有男丁在工地怎么辦?”

    一個老婆婆聽到這里,拄著拐杖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

    “我和我的老頭子都已經年過七旬了,沒有力氣去做工了。膝下只有一個女兒,還嫁去了南邊,沒辦法投靠,我們可怎么辦???”

    “老人家不用擔心。”

    高會笨拙地撓了撓頭,“萬大人……咳,萬掌柜說了,年滿五旬的老人家,不論是否在工地做工,當日都可以進場。并且有專門的‘耆老桌’和普通的飯桌分開,上的飯菜也都是一些甜軟熟爛的,老人家嚼得動,也克化的了的東西。”

    “阿彌陀佛,萬掌柜憐老惜貧,真是菩薩心腸。”

    老太太雙手合十,念了幾聲佛祖菩薩。

    “另外,若是家中只有女眷的,或是家中男子生病受傷而不能上工的。只要婦人們于當日午前到達‘星海匯’,到廚房幫工切菜洗菜,或是張羅布置拜月供桌,或是挑水掃除的,晚上也都能帶家人孩子來共度佳節。”

    高會說完,掏出一本本子,高高地揚了起來,“但凡要去,都來我這里記錄一下姓名。”

    “我要去!我做菜可好了,我連豬都殺得!”

    “我也要,我可以幫忙灑掃庭院?!?

    “我也要!”

    不一會兒,一個破席子和竹子搭出來的簡易涼棚外頭,一個數百人的隊伍蜿蜒了起來。

    “還有這種事兒?我那視財如命的小郎舅,還有那么大方的時候?”

    文華殿內,處理完今日的公務后,聽到汪直上報的今日趣聞,朱見深放下筆,難以置信地嘆道。

    “奴才之前也聽素素提過,要過一個從所未有,熱熱鬧鬧的中秋節。奴才本以為素素是想當日去錦衣衛衙門,跟當值的兄弟們一塊過,沒想到素素他居然是想請客所有失去家園的城東百姓和國子監的師生們?!?

    汪直笑的眉眼彎彎,滿眼都是自豪。

    真不愧是他的素素??!

    據說高會上午去禮部給季司業他們送帖子的時候,因為錦衣衛大隊人馬的出現,還把那些正在辦公的禮部官員們嚇了一跳。以為是哪位大人犯了事,錦衣衛來拿人了。

    結果聽到居然是萬大人請客下帖子,季司業登時半天說不出話來,而那些禮部官員們更是露出了不知道是羨慕還是不屑的表情。

    “國子監的人也準備去么?他們不怕被按上‘勾結錦衣衛’的屎盆子?”

    朱見深嗤笑著說道。

    那些文人心里的彎彎繞繞,他可是比誰都清楚。

    “季司業收了帖子,說一定會帶著所有人去捧場?!?

    汪直笑了。

    “這個季司業,很是有意思。說自從上回在‘星海匯’里連吃帶住,避難了兩晚后,就一直懷念樓里廚子的手藝,更想當面謝謝萬大人。他下面的那些師生們,可能是認為左右上一回已經受過大人的恩惠,這下再避嫌也沒有必要,也都是欣然準備前往的。”

    過去汪直幫司禮監整理折子的時候,每天不知道要揀出多少彈劾萬達的折子。雖然知道陛下根本不在意,但是他心里也是難受的很。恨那些讀書人不分青紅皂白,不看素素為大明和陛下立下多少功勞,只因為他是外戚就一味瞧不起他,還排擠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