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來生相許-《我在詔獄看大門》
第(3/3)頁
周氏想要親自帶大一個帝王,嘗試一下真正“母儀天下”的滋味。
這次的“易儲”風波,她故意配合吳氏,也是因為如此。
“臣妾聽說,邵宸妃聽聞自己的孩子可能被搶走,驚懼之下差點小產。不知道現在如何了呢?”
剛才萬貞兒去安慰小太子的時候,皇帝則去邵妃所在的宮殿探望。
“太醫已經去看過了。雖然不至于小產,但是也需要躺著養胎。太醫又讓她放開心情,不能再受驚受累。”
朱見深氣的擰起眉頭。
若是真的傷及龍嗣,他絕對不能讓吳氏好過。
“至于吳氏,她入宮的這年才十五歲。如今算來,不過也才二十七八歲的年紀。花一樣的年華,就在西內蹉跎了。她對臣妾怨恨,臣妾也不是不能理解。”
哪怕皇帝再厭棄她,她身為廢后,也是終生都不能踏出紫禁城的。
若是有朝一日,朱見深駕崩,別的女人,要么是太后,要么是太妃,總歸還有一個歸處。
她又算是個什么東西呢?
當年她收容幫助紀氏養大朱佑樘,必然是存著將來等朱佑樘繼承皇位后,能夠恢復她皇后位份,以太后之禮供奉她的心思。
但是現在朱佑樘幾乎都要忘記這個曾經帶過她的“吳娘娘”了。
再過些年,她豈不是就要無聲無息地老死在西內的羊房夾道,就像是太液池邊的這些閑花野草一樣,注定無人欣賞,草草一生呢?
更何況,吳氏她恨萬貞兒,未必不怨恨當今的皇后王氏,畢竟王氏可是頂了她的位置,才能成為六宮之主的。
她若是有朝一日,能夠爬上周太后的位置,安知錢太后如今的下場,未必不是王皇后或者萬貞兒的下場呢。
“陛下,臣妾知道您的心思。您想百年之后,和臣妾同葬……”
萬貞兒轉過身,對朱見深對視。
所以當內閣提出之前的一墓三穴的方法時,朱見深立即表示了同意。
現在太子的母親邵氏已經葬在了西山,太子又被萬貞兒撫養著,等同于生母。
萬貞兒雖然不是皇后,但是如果開創了一墓三穴的濫觴,至少可以讓他,萬貞兒,和王皇后三人同葬。而不是百年之后,和他壓根就不喜歡,連面都沒有見過幾回的王氏埋在一起。
“朕自從有記憶開始,身邊沒有一天是沒有萬侍長的。”
朱見深一把握住萬貞兒的手,動情地說道,“朕無法想象,有朝一日,朕到了冰冷的地下,身邊埋的不是萬侍長,而是別的女人……朕做不到……”
說著,堅強如皇帝,居然眼眶一紅,哭了起來。
“陛下,臣妾比您大太多了歲,注定是要先走一步的。”
萬貞兒自覺這幾年的身子越發不好,這痰疾和咳嗽也是日復一日,莫說梨湯了,再多的藥也壓不下去。
“萬侍長不許胡說!朕和萬侍長還有很長的時間呢。”
朱見深急忙阻止。
“陛下,臣妾以一個卑賤的侍女之身,有幸保育太子。之后又和陛下結為夫妻,生下阿瀾這么好的孩子。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便是現在死了,也沒有什么遺憾。”
“萬侍長……”
“陛下,你我今生無法做結發夫妻,也不能死后同葬。與其像周太后這樣強求,弄得天怒人怨,倒不如另尋法子。”
萬貞兒伸出素手,覆上朱見深的唇。
什么法子?
朱見深用眼神問道。
萬貞兒起身,先是讓所有的宮人內侍們都退下,然后走到內室寢殿中。
不一會兒,萬貞兒托了一個精致的小金匣子走了出來,手里還反握著一把繞著紅線的剪刀。
朱見深一眼就認了出來,這個匣子里放著當初皇長子落下的胎發,一直都由萬貞兒保管著。
在皇長子剛被送走的這幾天,萬貞兒在想兒子的時候,經常偷偷在夜里將匣子拿出來,撫摸著阿瀾的胎發暗暗垂淚。
也就是后來阿瀾大了些,小郎舅時不時地將他帶進宮來請安,乃至小住,這匣子出現的次數才少了。
萬貞兒將金匣子放在小桌上。
朱見深看著她一點點地褪下滿頭的珠釵,簪環,最終將一頭長發披散在肩膀上。
萬貞兒果然是老了,頭發被高高盤起的時候還看不出,如今云絲散亂,能看到里面夾雜著不少斑白的發絲。
萬貞兒用左手的手指繞起一圈發絲,在朱見深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用剪子快速地絞下一束頭發。
“萬侍長!”
朱見深驚了。
萬貞兒用一根紅色的繩結將發絲從當中束起,笑著抬頭,看了看朱見深,“陛下,您可愿意來生,與臣妾做一對結發夫妻,恩愛不疑呢?”
朱見深恍然大悟,急忙也動手除冠。
萬貞兒走到他的身后,為他取下善翼冠和網巾,也將頭發披散了下來,用剪子絞下一縷。
皇帝乃是龍體,不能有絲毫閃失。平日里懷恩和覃昌為其梳頭,掉落下來的頭發,也都要收集在一起,放在特別的小罐子中保存。等到百年之后,這個罐子還會和朱見深一起下葬。
如今他能讓萬貞兒用剪刀絞下這么一簇來,足見朱見深的決心。
萬貞兒如法炮制,用紅繩也從中間束了一個結兒。
之后,她拿起她的這一簇頭發,和朱見深的一起,挽了一個同心結。
“結發為夫妻……”
萬貞兒抬頭,淚光盈盈。
“恩愛兩不疑。”
朱見深緊緊地握住她的手。
最后,兩人一起將裝有他們夫妻和阿瀾頭發的金匣子,用臘封印了起來,蓋上了朱見深平日里作畫寫字時用的寶璽。
“等臣妾死后,希望陛下能讓我弟弟,把這個盒子帶到宮外去,找個地方埋葬起來。”
萬貞兒說道,“貞兒和陛下,一輩子都被困在這個朱紅色的高墻之內。如果有來世,希望我們一家三口還能重聚。不要再托生在這帝王之家,而是做一對普通百姓,生在太平歲月,永為天倫之好。”
“好,南京吧……朕一直想要去南京故都看看,卻從未成行。朕之前聽小郎舅說過,想要去南京養老,就讓他把這個盒子帶去南京,埋在這六朝繁華之處。”
朱見深摩挲著匣子上的花紋,笑著說道。
“不論天涯海角,臣妾都陪著陛下。”
萬貞兒低頭,垂下了幸福的淚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