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9章 大結局 她終于夠格在孫家廚師譜上寫下……-《祖宗們拿刀逼我做菜》


    第(1/3)頁

    要說結婚后,  孫寶寶最不適應的就是自己晚上不能隨時回到空間了。

    因為每日要開店的關系,所以他倆還是在老宅住。

    這幾天老祖宗便會離開,孫寶寶就琢磨著自己能找哪些借口出門睡一晚。

    不過還沒等到她想到辦法,  趙思衡就因為工作的關系,  需要出差考察幾日。

    這天,他接到電話后,  看著孫寶寶有些內疚道:“這事兒比較急,老馬突然生病了,  所以我得頂上?!?

    孫寶寶聽完他的解釋,  又看了看他那愧疚不安的表情,死命控制住自己快要揚起的笑容。

    她很是大度說道:“沒事,我知道的,你去吧!”

    趙思衡看她嘴唇抿的很緊,有些慌,還是想解釋一番:“是我對不起你,咱們剛結婚……”

    “哎哎哎,我知道的,沒關系,  我也沒生氣,你去吧!”

    孫寶寶實在是快憋不住了,  連忙把他推進房間去整理行李。

    “你的工作我明白的,放心,我會支持你!”

    她露出一個善解人意的表情,  著實將趙思衡感動的不輕。

    心里還想著自己出完這趟差回來,得給寶寶買些什么禮物。

    唉,這太難了,這太委屈她了。

    “啪”的一聲,  房門被孫寶寶關閉。

    轉過身那一刻,她徹底憋不住,無聲地露出一個大笑。直到跑出院子之時,才敢笑出聲。

    趙思衡沒想太多,只是將行李整完,出門上車之時,才有些許反應過來。

    怎么?總覺得哪里不太對勁?

    老宅中沒了趙思衡后,孫寶寶又重回了隨時隨地回空間的快樂生活。

    空間內的氣氛已經有些許低沉了。

    特別是孫國棟,看著老祖宗和二爺爺要離開,那叫一個長吁短嘆,唉聲嘆氣!

    院子中,孫國棟坐在樹蔭底下,為了打發時間,手里正刻著一個核桃。

    看見孫寶寶朝他走過來,長長嘆口氣:

    “唉,我還得在這里待多久呢,指不定還得等你孫子太孫進來后我才能走呢?!?

    孫寶寶實在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她才二十多歲呢!為什么要提到孫子和太孫?

    孫國棟郁郁寡歡,抬頭看向天空,頗有些心如死灰的感覺:“萬一再遇到一個像你老爹這種的不肖子孫……保不齊咱們孫家就斷了代了,那咱們這些待在空間里的,沒準千千萬萬年都要被禁錮在這方天地中?!?

    什么是苦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永遠沒有波折,也永遠沒有驚喜,沒有意外。

    若是這樣,他寧愿像他那倒霉兒子一般,趁早抹脖子投胎去。

    不對,在這里邊死是死不了的!這樣一想,孫國棟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慘了。

    孫寶寶沒在這里面就久待過,根本無法感同身受孫國棟的那種擔憂害怕。

    再說了,沒準她自己都拿不到機緣呢,想這么多干嘛?

    “爺,老祖宗和二爺爺什么時候走呢?”她拎著小板凳坐在孫國棟旁邊問道。

    孫國棟還沉迷于悲傷當中,一聽孫寶寶問這話,那簡直更加悲傷了!

    “明天,唉!明天就能走了?!?

    孫寶寶哦一句,沒太理她爺,開始坐著剝筍。

    廚房內三爺爺在做飯,在他爺爺和老爹走之前,當兒子和孫子的總得為兩位長輩做一頓飯。

    孫寶寶將筍剝完,然后把筍洗干凈拿到廚房:“三爺爺,要幫忙不?”

    三爺爺搖了搖頭,“沒事兒,忙得過來?!?

    孫寶寶聽罷沒勉強,只坐在灶爐前,幫三爺爺控制火候。

    三爺爺做了幾道菜后,天色也越來越暗。

    太陽西斜,晚霞退去,月亮慢慢升起。

    不知怎的,今日的空間十分安靜。平常的說話聲沒了,雞鴨的叫聲也沒了,蟲鳴聲更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這安靜的環境中,三爺爺的炒菜聲和灶爐中的燒火聲十分明顯。

    暖黃的火光映在孫寶寶臉上,照得忽明忽暗。

    當月照當空,繁星點點之時,三爺爺做好最后一道菜。

    四爺爺也去他珍藏的酒壇中打了些酒,這酒被他放在了他自己的私人酒庫,里頭不超過十壇,這些酒全都是他覺得的最滿意的作品。

    而五爺爺的鹵味也做完了,那香味大老遠都能聞得到。

    孫寶寶吃了好幾年五爺爺的鹵味,一直都吃不膩。他做出的鹵味各種味道層出不窮,每個食材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鹵水,所以味道總是令人眼前一亮。

    至于她爺孫國棟,醬菜做得一絕。

    如今公司中的產品孫家飯店腌蘿卜,便是源自于他。當時孫寶寶還沒問他呢,他就一個配方甩了過來。

    腌蘿卜銷量火爆,上線還沒一個星期,十幾萬瓶就賣斷了貨,第二批也在一天被搶光。

    這個產品,更成了繼菌菇醬、辣椒油后的第三款出口產品,在國外大型超市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銷量更是不輸國內。

    這會兒,孫國棟便去把自己腌制的小菜取些出來。

    香干菜是他才腌沒多久的,不久前菜園內剛長成的芥菜被他摘了下來。摘下來后,取芥菜心風干,然后與菜梗一起放些鹽一同腌制。

    緊接著再將抹鹽腌的薺菜心放在太陽底下再次曬干,隨后加入醬油,白糖,黃酒,用手抹勻后,把薺菜心放在蒸鍋上蒸熟。最后二次風干,就能保存到壇子中。

    要吃時也很簡單,只需把芥菜心切碎,鍋中倒油,油熱后,先把梗放下去炒,炒熟了再把葉子放下去炒,這樣做出來的香干菜十分下飯。

    孫國棟再炒香干菜時,就讓孫寶寶把冬芥菜洗干凈。

    冬芥在古時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雪里紅。而如今呢?鄉下有人叫它嘎菜。

    冬芥菜的腌制是麻煩的,普通的家庭婦女,需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去處理它。

    這還不算前期的晾干時間。

    冬芥先切碎,然后攤開曬干水分,再撒鹽揉搓,揉搓好的冬芥全部放入腌菜壇子中,壓得嚴嚴實實,最后封壇發酵。

    如果不愿意切碎,一整顆拿去腌制也是可以的。孫國棟做的冬芥就是如此。

    “冬芥要拿去煮魚湯嗎?”孫寶寶將洗完的冬芥放在菜板上問。

    孫國棟點點頭,“水缸中不是還有一條魚嗎,就拿來煮湯吧?!?

    孫寶寶去看了一眼,“鱸魚啊,那等一會兒我來煮吧?!闭f著將這頭鱸魚抓起來,然后開始去鱗破肚,宰殺洗凈后,把魚切個花刀,放一旁備用。

    孫國棟把香干菜炒完了,他還放了辣椒進去炒,那味道聞著都嗆人,咸辣咸辣的。

    炒好的香干菜,不僅能夠久放,而且還十分下飯。

    根據孫國棟說,當年因為百姓生活水平不太高,家中油水不太充足,柴火更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準備,所以每家每戶都會做這個香干菜。

    炒一次就能吃許久,還利胃口。

    她這會兒看爺爺把部分的香干菜裝到兩個小瓶子中,又綁好放在一旁,想著應該是明日給老祖宗兩人帶走的。

    孫寶寶:“……”

    老祖宗兩人難道還得跋山涉水嗎?

    這里誰都沒有去過那個地方,只能盡力準備的充足一些。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孫寶寶想想確實也該謹慎。

    想著,鍋中的油熱了。油熱后將魚放到其中煎,煎至兩面金黃之時,往油鍋中沖料酒,下姜片,然后倒入熱開水。

    蓋上鍋蓋沒煮一會兒,鍋中的湯變得奶白奶白的。

    孫寶寶又切了幾塊今天剛做的豆腐,再把冬芥也放入其中,再次蓋上蓋子。

    冬芥是咸的,所以魚湯會帶一些咸味,此時就得酌量放食鹽了。

    魚湯很鮮,放冬芥煮的湯更鮮,而且還帶著微酸味,喝著和一般的魚湯大不相同。

    做好后,孫寶寶把魚湯端上桌,這是最后一道菜了。

    幾人圍坐在大桌子上,菜擺的滿滿當當,更有糕點以及美酒,只是所有人沒把心思放在這一桌的菜上。

    “來,吃吧!”

    還是老祖宗先起個頭,眾人才拿起筷子。

    氛圍低沉,讓月光好似都涼了幾分。

    孫寶寶這餐飯有點食不知味。再好吃的菜,在她嘴中都有點味同嚼蠟。

    喝幾杯酒,回到房間后,依舊久久睡不著。

    躺在床上,望著窗外月色,心中開始琢磨起自己以后的日子。

    若她有幸在去世之后也能進入這片空間中,那自己會做些什么呢?

    她喜愛逛街,她還喜歡抓娃娃,她更喜歡天文觀測,還有看電影,刷八卦,聽演唱會……

    這些都是她喜歡的,但來到空間后,肯定與這些事兒無緣了。

    空間是寂寞的。

    孫家人有機緣,能不能抓住機緣就是個考驗,那么空間就是你通過考驗后,打磨你的場所。

    就如同當年爺爺們禁錮著她在廚房學習廚藝一樣,用強硬的手段,把你的性子磨平,讓你達到我想要的模樣。

    那么,打磨完后會去哪兒呢?

    孫寶寶心中有憧憬,但更多的是害怕。

    ……

    第二日。

    朝陽從東山慢慢升起,染紅了東邊的天際,讓天空似火燎一般。

    幾位爺爺們早已起來,孫寶寶跟著眾人走出院子,沿著山路大概走了兩三公里,到達一個山口處。

    這座山,竟然也叫望天山。

    從望天山而上就能梯登天梯的傳說,是代代祖宗口口相傳的。

    誰也沒見過天梯,但確實能看到登天梯的祖宗從山口而入,然后爬上山,等快爬到頂之時,會有一陣云霧吹過,山上的人便沒了蹤影。

    這些都是老祖宗前段時間對孫寶寶說的,孫寶寶此時忍著淚水,將她做的兩個平安符給老祖宗與二爺爺。

    同時送上的還有她炒的茶葉,以及她花費許多功夫,從一位中醫那里買到的藥膳書。

    那位中醫聽說專門給一些領導人調養身體,是真真有些本事的,而且本事不小。

    孫寶寶通過趙明達認識了他,他曾被趙明達三顧茅廬,邀請為趙老爺子把個脈,調養下身體。

    她知曉后,便連續做了半年的菜,才從這位中醫手中買到這本藥膳書。

    而那份茶葉,也是她這么多年以來,炒得最滿意的一份。老祖宗制茶手藝一流,孫寶寶在這方面天賦不夠,經常把老祖宗氣個夠嗆。

    想必,這份茶葉他應該會滿意。

    山口兩邊楊柳眾多,不曉得是自古長在那兒,還是因為“折柳送別”這個典故,所以先前的祖宗把它栽在這兒。

    這一排一排的楊柳,迎風飄起,明明是春意融融的天,卻仿佛多了幾分蕭瑟。

    “走了。”

    “再會。”

    ……

    離別并不轟轟烈烈,更沒有哭得死去活來。

    其他人忍著淚,頂多就是眼眶有些紅,孫國棟還狡辯說是風吹的。

    而孫寶寶則淚水直流,她似乎真正明白了分別這個詞。

    兩人背影漸漸變小模糊,在山路上若隱若現。

    孫寶寶幾人沒有離開,看著他們爬上山,到達山頂。又看著微風吹過,云霧飄過,那兩人便沒了蹤跡。

    兩個人徹底消失在這方天地中。

    他們有了新的生活。

    余下的人也要繼續生活。

    ……

    兩位爺爺走后,孫寶寶對機緣一事更加急迫。

    只是著急也沒什么辦法,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江阿姨或許不是她的那份機緣吧?

    那到底是誰呢?

    這是在她心中反復琢磨了兩三年,最后無可奈何,只能埋藏心中。

    畢竟“緣”這一字太奇妙了,經歷的事越多,就越知道不能強求。

    她開始把精力放在飯店上,每周都研制一些新菜,有空時譜寫菜譜,周一又帶一帶來求指點的人?;蛘吣?,叫上一堆好友在院子中聚一聚,放松放松心情。

    孫家飯店名氣越來越盛,它不僅成為一個品牌,更是成為一個符號。

    這近十年來,清城山發展的一個符號。

    孫家飯店這個品牌下的商品,也越賣越廣,占據國人的廚房,包括許多學生以及留學生,都會準備幾種醬,或者辣椒油在手中。

    許多產品更是成了海外代購量最大的東西。

    李思和這段時間又住望天村了,他正在軟磨硬泡,坐在孫寶寶旁邊說道:“我呢,電影也拍了,電視劇也拍了,全都拿了獎。想想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你就讓我拍一部紀錄片,拍完我也能功成身退?!?

    孫寶寶不理解,“那個《明家食肆》還不夠你功成身退的嗎?”

    這部劇實在是火,不是全國范圍內的火,而是世界范圍內的火。至今還是許多人的下飯劇,只要提到美食片,它必然是榜首。

    前期準備幾年,劇本又磨了幾年,總共拍攝一年多的時間,后期再剪個一年,等上線之時,那收視率就一路飆升。

    但凡這部劇里有名有姓的人,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在娛樂圈中站穩腳跟。

    至少他們拍一部別的戲,觀眾們會認識他。而像陳星夢這樣的主角呢,更是火的一塌糊涂。

    反正孫寶寶那段時間,就看到陳星夢霸榜各個平臺的熱搜,好幾個代言接踵而來。原本還算是個流量小花的她,竟然一躍成為一線明星。

    火的不僅有演員,還有這個《明家食肆》的班底。特別是導演與編劇,拿獎的拿獎,接新活的接新活。

    像李思和,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大佬了,怎么還不算功成身退呢?

    “唉,不夠,我本職是搞紀錄片的?!崩钏己驼f道,老了老了,比起電視劇,他更想在紀錄片上闖出一個大名堂。

    李思和繼續勸說:“你現在不是懷孕了嗎,平時的工作量減了一大半……”

    孫寶寶實在忍不住翻個白眼:“你也知道我懷孕了,那你還咋好意思讓我幫你拍紀錄片?”

    一旁虎視眈眈的趙思衡死命點頭,那看李思和的眼神都跟刀子一樣。

    “可我只要在一旁拍就好了,保證不會對你有任何影響。”李思和快速保證,“真的,偶爾問問你問題,不影響你日常生活。”

    孫寶寶:“……”

    她思考好一陣,點了點頭。

    于是拍攝便開始了,從孫寶寶懷孕三個月后開始拍攝,一直拍到六月才結束。

    果然,孫寶寶咬牙切齒,心想下次再信李思和她就是狗!

    拍攝任務確實不重,只是這人的麻煩事太多。一會兒要去拍酒窖,一會兒又想讓孫寶寶炒個茶,總之煩人得不行。

    不過這個紀錄片拍好后,孫寶寶卻是十分期待。

    只是一直等啊,等到她都將小孩生出來了,這個名叫《孫家飯店》的紀錄片才面世。

    總共八期,涵蓋孫寶寶在平日中怎么制醬,怎么釀酒,怎么炒茶等等內容。

    它的爆火程度,足以讓李思和在導演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此刻,孫寶寶卻沒太多的精力去關注這部紀錄片,她好像摸到一些門檻了。

    機緣的門檻。

    “笑啥?”

    正陷入沉思的孫寶寶,被陣陣笑聲打斷思緒。她轉頭一看,趕緊拿起帕子,幫爬在床上的閨女擦口水。

    “別傻笑了,趕快睡覺吧祖宗!”

    孫寶寶簡直被磨得沒了脾氣,果然晚些要孩子是正確的。她前幾年那么忙,根本沒時間去照顧一個小孩。

    好不容易等小孩睡著后,她就開始琢磨自己那一閃而過的靈感。

    可無論怎么想,好像總是差那么一點點。

    直到她把家中大閨女拉扯到三歲大后,她好像才徹底懂了。

    徹底懂得一位母親想吃的到底是什么蒸蛋。

    在養育閨女上,雖然有請了一個育兒嫂,但她與趙思衡也沒有撒手扔給育兒嫂。

    小孩自小在老宅中撒歡長大,常常讓孫寶寶羨慕得心中發酸。

    哎,她童年就不是這個樣子的。

    在怎么教導閨女上,她花費許多精力。越是養育她,就越能體會到一位母親的心。

    幾年前她知道江阿姨的故事后,心中更多的是感嘆唏噓。但如今,換位思考想一想,她可能整個人都會崩潰。

    再看看江阿姨如今樂觀開朗的樣子,她真的覺得十分難得。

    她以前是覺得江阿姨徹底放下了閨女離世這件事兒。但她現在卻知道,不可能的,作為一個母親,不可能真的將這件事徹底放下,只會埋藏在心中。

    這天,孫寶寶在菜單上掛上蒸蛋。

    江阿姨常在周三到孫家飯店吃飯,如果有蒸蛋,她就必點蒸蛋。

    這次做的蒸蛋孫寶寶沒感覺到哪里不一樣,這么多年蒸蛋幾乎周周都在做,已經爛熟于心了。

    她心里頭微微有些忐忑,如果這次還沒成功,那么只能說她的機緣不再江慈身上。

    江慈又是只點了蒸蛋與麻婆豆腐,跟周圍相熟的食客笑笑打了招呼,便拿起勺子,率先舀起一勺蒸蛋開始吃。

    猛然間!

    她整個人身形突然頓住,不知道為什么,心頭慢慢變得無比酸澀,好似在恍惚間回到了女兒還在之時。

    那是夜晚,她結束一天的勞作回到家中。燈光之下,她的小瑜從鍋中端出一碗蒸蛋放在桌子上。

    這種蒸蛋。她閨女是做不出來的。

    她閨女要不就是鹽放多了,要不就是鹽放少了,或者蒸出來的太腥了。

    但莫名的,她卻從中吃到了那份味道。

    江慈已有好久未曾想起過她,此時也不知道是熱氣拱的,還是風吹的,亦或者燈光刺激的,眼眶一熱,眼淚便從眼睛中一滴一滴往下落。

    這到底是怎么了?

    她不太懂,只感覺自己好像吃到了十年前的那份蒸蛋。

    從孫家飯店離開后,江慈又去了一趟墓園。

    她拿出抹布,將墓碑細細擦拭,然后擺出菜,坐在一旁,一邊織著毛衣,一邊絮絮叨叨的跟閨女說話。

    “哎,以前這個時候,你也在催我給你織條圍巾了?!?

    “不過我手上的這個不是只給你的,福利院中有個小孩生日禮物想要圍巾,媽就織一條給她?!?

    “今天很奇怪,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感覺像吃到了小瑜你做的蒸蛋一樣……”

    說著江慈突然笑出聲來,停下織毛衣,忍著淚水,抬頭望天:“唉,無憾了無憾了!”

    今夜下小雨,雨聲打著房瓦,聲音愜意,讓人好眠。

    孫寶寶仿佛做了個夢一般,夢中自己處于夢中自己處于云里、霧里、風里、雨里……

    不對,好似又處于陽光中,清風中,溫水中,身體似是上升,又似是下墜,對以往所不知道的事,突然茅塞頓開。

    醒來后,她呆愣了一會兒。

    這是老祖宗說的玄之又玄嗎?

    她大概懂得了。

    感卻一樁心事的孫寶寶整個人由內而外的輕松了,就連三歲大的閨女都能看得出來,她心情十分好。

    二雄從她旁邊路過,詫異說道:

    “寶寶怎么笑得這么燦爛,是又琢磨出新菜了?”

    濤子搖搖頭:“不對,難道是又要去什么地方了主持宴會?”

    “不是吧,”秦惠坐在廚房門口摘菜,“應該是小清寧感冒好了……”

    一路猜測中,孫寶寶來到門口,打開門閂,拉開兩扇厚重的大門。

    門口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孫寶寶望了一圈,深吸一口氣,轉身去往祠堂。

    她終于夠格在孫家廚師譜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孫氏寶寶。

    那位中醫聽說專門給一些領導人調養身體,是真真有些本事的,而且本事不小。

    孫寶寶通過趙明達認識了他,他曾被趙明達三顧茅廬,邀請為趙老爺子把個脈,調養下身體。

    她知曉后,便連續做了半年的菜,才從這位中醫手中買到這本藥膳書。

    而那份茶葉,也是她這么多年以來,炒得最滿意的一份。老祖宗制茶手藝一流,孫寶寶在這方面天賦不夠,經常把老祖宗氣個夠嗆。

    想必,這份茶葉他應該會滿意。

    山口兩邊楊柳眾多,不曉得是自古長在那兒,還是因為“折柳送別”這個典故,所以先前的祖宗把它栽在這兒。

    這一排一排的楊柳,迎風飄起,明明是春意融融的天,卻仿佛多了幾分蕭瑟。

    “走了?!?

    “再會。”

    ……

    離別并不轟轟烈烈,更沒有哭得死去活來。

    其他人忍著淚,頂多就是眼眶有些紅,孫國棟還狡辯說是風吹的。

    而孫寶寶則淚水直流,她似乎真正明白了分別這個詞。

    兩人背影漸漸變小模糊,在山路上若隱若現。

    孫寶寶幾人沒有離開,看著他們爬上山,到達山頂。又看著微風吹過,云霧飄過,那兩人便沒了蹤跡。

    兩個人徹底消失在這方天地中。

    他們有了新的生活。

    余下的人也要繼續生活。

    ……

    兩位爺爺走后,孫寶寶對機緣一事更加急迫。

    只是著急也沒什么辦法,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江阿姨或許不是她的那份機緣吧?

    那到底是誰呢?

    這是在她心中反復琢磨了兩三年,最后無可奈何,只能埋藏心中。

    畢竟“緣”這一字太奇妙了,經歷的事越多,就越知道不能強求。

    她開始把精力放在飯店上,每周都研制一些新菜,有空時譜寫菜譜,周一又帶一帶來求指點的人?;蛘吣兀猩弦欢押糜言谠鹤又芯垡痪?,放松放松心情。

    孫家飯店名氣越來越盛,它不僅成為一個品牌,更是成為一個符號。

    這近十年來,清城山發展的一個符號。

    孫家飯店這個品牌下的商品,也越賣越廣,占據國人的廚房,包括許多學生以及留學生,都會準備幾種醬,或者辣椒油在手中。

    許多產品更是成了海外代購量最大的東西。

    李思和這段時間又住望天村了,他正在軟磨硬泡,坐在孫寶寶旁邊說道:“我呢,電影也拍了,電視劇也拍了,全都拿了獎。想想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你就讓我拍一部紀錄片,拍完我也能功成身退。”

    孫寶寶不理解,“那個《明家食肆》還不夠你功成身退的嗎?”

    這部劇實在是火,不是全國范圍內的火,而是世界范圍內的火。至今還是許多人的下飯劇,只要提到美食片,它必然是榜首。

    前期準備幾年,劇本又磨了幾年,總共拍攝一年多的時間,后期再剪個一年,等上線之時,那收視率就一路飆升。

    但凡這部劇里有名有姓的人,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在娛樂圈中站穩腳跟。

    至少他們拍一部別的戲,觀眾們會認識他。而像陳星夢這樣的主角呢,更是火的一塌糊涂。

    反正孫寶寶那段時間,就看到陳星夢霸榜各個平臺的熱搜,好幾個代言接踵而來。原本還算是個流量小花的她,竟然一躍成為一線明星。

    火的不僅有演員,還有這個《明家食肆》的班底。特別是導演與編劇,拿獎的拿獎,接新活的接新活。

    像李思和,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大佬了,怎么還不算功成身退呢?

    “唉,不夠,我本職是搞紀錄片的。”李思和說道,老了老了,比起電視劇,他更想在紀錄片上闖出一個大名堂。

    李思和繼續勸說:“你現在不是懷孕了嗎,平時的工作量減了一大半……”

    孫寶寶實在忍不住翻個白眼:“你也知道我懷孕了,那你還咋好意思讓我幫你拍紀錄片?”

    一旁虎視眈眈的趙思衡死命點頭,那看李思和的眼神都跟刀子一樣。

    “可我只要在一旁拍就好了,保證不會對你有任何影響?!崩钏己涂焖俦WC,“真的,偶爾問問你問題,不影響你日常生活。”

    孫寶寶:“……”

    她思考好一陣,點了點頭。

    于是拍攝便開始了,從孫寶寶懷孕三個月后開始拍攝,一直拍到六月才結束。

    果然,孫寶寶咬牙切齒,心想下次再信李思和她就是狗!

    拍攝任務確實不重,只是這人的麻煩事太多。一會兒要去拍酒窖,一會兒又想讓孫寶寶炒個茶,總之煩人得不行。

    不過這個紀錄片拍好后,孫寶寶卻是十分期待。

    只是一直等啊,等到她都將小孩生出來了,這個名叫《孫家飯店》的紀錄片才面世。

    總共八期,涵蓋孫寶寶在平日中怎么制醬,怎么釀酒,怎么炒茶等等內容。

    它的爆火程度,足以讓李思和在導演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此刻,孫寶寶卻沒太多的精力去關注這部紀錄片,她好像摸到一些門檻了。

    機緣的門檻。

    “笑啥?”

    正陷入沉思的孫寶寶,被陣陣笑聲打斷思緒。她轉頭一看,趕緊拿起帕子,幫爬在床上的閨女擦口水。

    “別傻笑了,趕快睡覺吧祖宗!”

    孫寶寶簡直被磨得沒了脾氣,果然晚些要孩子是正確的。她前幾年那么忙,根本沒時間去照顧一個小孩。

    好不容易等小孩睡著后,她就開始琢磨自己那一閃而過的靈感。

    可無論怎么想,好像總是差那么一點點。

    直到她把家中大閨女拉扯到三歲大后,她好像才徹底懂了。

    徹底懂得一位母親想吃的到底是什么蒸蛋。

    在養育閨女上,雖然有請了一個育兒嫂,但她與趙思衡也沒有撒手扔給育兒嫂。

    小孩自小在老宅中撒歡長大,常常讓孫寶寶羨慕得心中發酸。

    哎,她童年就不是這個樣子的。

    在怎么教導閨女上,她花費許多精力。越是養育她,就越能體會到一位母親的心。

    幾年前她知道江阿姨的故事后,心中更多的是感嘆唏噓。但如今,換位思考想一想,她可能整個人都會崩潰。

    再看看江阿姨如今樂觀開朗的樣子,她真的覺得十分難得。

    她以前是覺得江阿姨徹底放下了閨女離世這件事兒。但她現在卻知道,不可能的,作為一個母親,不可能真的將這件事徹底放下,只會埋藏在心中。

    這天,孫寶寶在菜單上掛上蒸蛋。

    江阿姨常在周三到孫家飯店吃飯,如果有蒸蛋,她就必點蒸蛋。

    這次做的蒸蛋孫寶寶沒感覺到哪里不一樣,這么多年蒸蛋幾乎周周都在做,已經爛熟于心了。

    她心里頭微微有些忐忑,如果這次還沒成功,那么只能說她的機緣不再江慈身上。

    江慈又是只點了蒸蛋與麻婆豆腐,跟周圍相熟的食客笑笑打了招呼,便拿起勺子,率先舀起一勺蒸蛋開始吃。

    猛然間!

    她整個人身形突然頓住,不知道為什么,心頭慢慢變得無比酸澀,好似在恍惚間回到了女兒還在之時。

    那是夜晚,她結束一天的勞作回到家中。燈光之下,她的小瑜從鍋中端出一碗蒸蛋放在桌子上。

    這種蒸蛋。她閨女是做不出來的。

    她閨女要不就是鹽放多了,要不就是鹽放少了,或者蒸出來的太腥了。

    但莫名的,她卻從中吃到了那份味道。

    江慈已有好久未曾想起過她,此時也不知道是熱氣拱的,還是風吹的,亦或者燈光刺激的,眼眶一熱,眼淚便從眼睛中一滴一滴往下落。

    這到底是怎么了?

    她不太懂,只感覺自己好像吃到了十年前的那份蒸蛋。

    從孫家飯店離開后,江慈又去了一趟墓園。

    她拿出抹布,將墓碑細細擦拭,然后擺出菜,坐在一旁,一邊織著毛衣,一邊絮絮叨叨的跟閨女說話。

    “哎,以前這個時候,你也在催我給你織條圍巾了。”

    “不過我手上的這個不是只給你的,福利院中有個小孩生日禮物想要圍巾,媽就織一條給她?!?

    “今天很奇怪,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感覺像吃到了小瑜你做的蒸蛋一樣……”

    說著江慈突然笑出聲來,停下織毛衣,忍著淚水,抬頭望天:“唉,無憾了無憾了!”

    今夜下小雨,雨聲打著房瓦,聲音愜意,讓人好眠。

    孫寶寶仿佛做了個夢一般,夢中自己處于夢中自己處于云里、霧里、風里、雨里……

    不對,好似又處于陽光中,清風中,溫水中,身體似是上升,又似是下墜,對以往所不知道的事,突然茅塞頓開。

    醒來后,她呆愣了一會兒。

    這是老祖宗說的玄之又玄嗎?

    她大概懂得了。

    感卻一樁心事的孫寶寶整個人由內而外的輕松了,就連三歲大的閨女都能看得出來,她心情十分好。

    二雄從她旁邊路過,詫異說道:

    “寶寶怎么笑得這么燦爛,是又琢磨出新菜了?”

    濤子搖搖頭:“不對,難道是又要去什么地方了主持宴會?”

    “不是吧,”秦惠坐在廚房門口摘菜,“應該是小清寧感冒好了……”

    一路猜測中,孫寶寶來到門口,打開門閂,拉開兩扇厚重的大門。

    門口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孫寶寶望了一圈,深吸一口氣,轉身去往祠堂。

    她終于夠格在孫家廚師譜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孫氏寶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