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正文 第111章 各路神仙-《桃花》


    第(2/3)頁

    師父與那位先生的這番言語行徑,沒來由讓那個天地不懼的小女孩,感到了惶恐不安。

    她十指交纏,滿臉茫然。

    好在此時文弱書生突然說道:“老賀,今夜就不趕路了,隨便找處停馬的地方,就可以。”

    馬夫嗯了一聲,只是不忘提醒道:“先生注意身體。”

    文弱書生又沉寂下去,仿佛已是精騖八極,心游萬仞。

    這輛馬車隨即偏離腳下那邊寬闊平坦的朱雀驛路,最后停在一座視野開闊的小山坡上。

    文弱書生下了馬車,獨自走向山坡頂。

    小女孩想要跟隨,卻被師父拉住,朝她搖了搖頭,小聲勸道:“先生有心事,你別打攪。”

    一向驕橫跋扈的她使勁點頭。

    男人安慰道:“先生身體不好,又愛喝酒,你平時多勸勸先生,這種事情,換師父我可不敢勸。”

    小女孩立即笑逐顏開,小拳頭拍在自己胸脯上,“得嘞!”

    男人伸手去摸她的腦袋,笑道:“好徒弟!”

    她側頭躲過,抱怨道:“摸不得,會長不高的!”

    男人悻悻然收回手,有些無奈。至于為何那位先生摸得頭,做師父的反而摸不得。男人干脆就不去自取其辱地問這個問題了。

    小女孩好像也察覺到師父的失落,喊了聲師父后,卻不知道該說什么。

    他對孩子做了個鬼臉,“胡思亂想什么呢,我可是你師父。”

    小女孩伸出大拇指,稱贊道:“不愧是我宋金鴉的師父!”

    男人笑得合不攏嘴,然后大大咧咧平躺在地上,望著滿天繁星,畫卷絢爛,美不勝收。

    雖然相貌粗獷,可這個男人實則是有一副玲瓏心肝的驚艷人物,事實上無論是琴棋書畫,這個男人都極有造詣,尤其是一手正楷,被無數人譽為“翰墨之冠”。

    何謂“世人皆驚為天人”,大概此人就是了。

    他的鼎鼎大名,遠播千萬里。

    小女孩躺在他身邊,一大一小,師徒兩人一起發呆。

    山坡頂那邊,文弱書生提著酒葫蘆,修長身影,沐浴在柔和星光里。

    天地悠悠。

    不見故人。

    山河依然壯麗,已不見一個故人了。

    自古豪杰不長壽。

    自古圣賢皆寂寥。

    ————

    觀道觀,朱雀西北第一觀,坐落于巍峨接天的云艮山之上。

    云艮山曾被前朝末代皇帝敕封為“大岳”,地位超出王朝版圖內的其余四岳。改朝換代之后,朱氏稱帝,觀道觀雖然沒有被戰火波及,可大概是由于觀道觀在那二十年波瀾壯闊的戰爭中,選擇了高高在上的袖手旁觀,讓朱雀開國皇帝心生不喜,從此之后,朱氏王朝對出身觀道觀真人的敕封,便多有保留,開國以來,歷史上只御賜封號一位鎮國真君和六位護國真人,相較其它道觀,其實不少,但是對比觀道觀在前朝“一觀兩真君”的超然地位,顯然相差甚遠。

    云艮山有封山禁令,樵夫和香客皆不被允許擅自入山,只有游覽山河的儒生和云游四方的僧道,方可憑借各自關牒順利登山。

    道觀最奇之處,在于一院三樓十二殿,皆“一脈相承”,依次懸空鑿壁而建。

    在山腳抬頭望去,正如一堵峭壁橫掛長龍。

    觀道觀最負盛名的三個地方,分別是珍藏有世上僅剩一部完整道藏的大道樓,以及鑿山極深的面壁窟,據說伸手不見五指,在此面壁思過,最能靜心,最后就是那座臨淵臺,本身是一塊橫出峭壁之外的巨石,在此賞景,需要很大的膽識魄力,罡風凌冽,每隔一個時辰就有陣陣天風刮過,觀道觀責罰弟子,一律讓其來此“坐忘”,按照錯誤大小,來決定需要枯坐幾個時辰。

    觀道觀在幾天前,莫名其妙從天而降了一座小涼亭,剛好砸在了臨淵臺上。

    在這之后,臨淵臺就成了禁地,甲子之內,道觀任何人都不可接近。觀道觀百余道士,無人膽敢違例,因為這是消失了十多年的掌教真人,親自頒布的一道法旨。

    于是觀道觀的“書樓讀經,面壁思道,臨淵觀火”,已成歷史。

    月明星稀,有兩人登山拜訪觀道觀,一位氣度清雅的中年男子,一位亭亭玉立的青衣少女。

    在男子稟明自己禮部侍郎的官家身份后,道童不敢絲毫怠慢,連忙引入道觀,安排了落腳歇息的地方后,道童便火急火燎地跑去告知掌律真人,很快就有一位鶴發童顏的高大道人快步行來,打了個稽首后,哈哈笑道:“老道馬扶風,終于得見龐侍郎了!”

    太師龐冰,朱雀碩果僅存的儒家圣人,而這位禮部侍郎龐鳳雛,則是龐太師的嫡傳弟子,直言“門下學生三十余人,皆亦步亦趨,唯有龐鳳雛敢言‘弟子不必不如師父。’”龐鳳雛不但是享譽朝野的儒家君子,更是兵家天才,若非當年“讓路”于長安侯,恐怕打下玉徽王朝的頭號功臣,就是他了。朱雀西北的觀道觀,在京城一向極其不受待見,偶有觀內道人下山游歷京城,都被排擠得厲害,尤其是寶誥宗的青詞宰相,對這座觀道觀最是瞧不起,公開宣稱這一脈香火,修的是旁門左道,不值一提。這十多年來,偌大一座朱雀朝堂,竟然就只有一位禮部龐侍郎,經常替觀道觀說些好話,甚至在八位道教“真君”空出一個席位后,也是龐鳳雛竭力推薦觀道觀的掌教陸地“落座”,只可惜隨著朝堂兵家勢大,那些與兵部大佬和實權大將經營多年關系的道派道觀,聯手駁回壓下了龐鳳雛的建言。

    所以西北觀道觀和京城侍郎龐鳳雛,的確是有一份不俗香火情的。

    而且是素未蒙面的君子之交。

    龐鳳雛面帶苦笑,直言不諱,“掌教真人不愿見我嗎?”

    觀道觀掌律真人馬扶風,嘆了口氣,也沒有任何含糊其辭的意思,“龐先生,實不相瞞,陸師叔心意已決,貧道雖然勸說過一次,掌教師叔仍是不愿點頭。這次朝廷若是隨便讓一位德高望重的道教真人晉升‘真君’,我相信以掌教師叔的大度,也就一笑置之了。只是千不該萬不該,讓寶誥宗那個沽名釣譽的韓樂,竊據此位,此人不過入京三年,一年到頭只會攀附達官顯貴,仍是繼他的師父之后,寶誥宗又出現了一位真君。”

    說到此處,馬夫人也有些惱火,“世人誰不知道我掌教師叔,連此人的師父都瞧不上眼,將其罵做‘土雞瓦狗糞坑木’,如今堂堂觀道觀的掌教,仍是真人頭銜,寶誥宗寫寫諂媚世人的青詞文章,就一門之內師徒聯袂兩真君?真當我們觀道觀好欺負嗎?!”

    龐鳳雛無奈道:“如此離間計,掌教真人應當洞若觀火才對。”

    僅僅一句話,就讓老道人不知如何應答,臉色有些尷尬。

    一位中年道人走入迎客廳,笑道:“扶風,你去繼續常朝儀,莫要耽誤了道童們的功課。”

    作為觀道觀的堂堂掌律真人,馬扶風見到此人后竟是連忙起身,恭敬稽首,沉聲道:“謹遵師叔法旨。”

    龐鳳雛也早已起身相迎,作揖行禮,“龐鳳雛見過陸掌教。”

    那位少女也一并行禮,嗓音清亮,“董青囊見過陸神仙。”

    正是在鐵碑軍鎮隱姓埋名多年的“中年”道人,陸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