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阻擊-《抗戰之我的縱橫人生》
第(1/3)頁
聽著敵軍遠程炮火的轟鳴聲,以及頭上夜航轟炸機低空盤旋時候,帶起的巨大氣流聲。李子元的眉頭越皺越緊,顯得有些憂心忡忡。這一仗對他,乃至對前邊的部隊來說,都是一個異常嚴峻的考驗。
一個師承擔一個軍,甚至是一個兵團的防區,不管那支部隊承擔這樣的壓力,都是異常的艱巨。后邊還有七八千的傷員等待轉運,而其他本應該與自己共同承擔阻擊的部隊,都已經轉移了。
如果自己也撤離,部隊肯定能夠安全撤下來。可那八千多傷員怎么辦?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淪為異國的戰俘?美軍對待戰俘的手段,盡管與日本人相比還算是人道。但那畢竟是戰俘,鐵窗的滋味誰都不會好受。
更何況,還有現在雖說脫離了日本人的殖民統治,可日本人好的地方沒有學到,島國人狹窄的心態卻是學了一個十足。在戰場上打不過志愿軍,對落到他們手中的志愿軍被俘人員,卻是異常殘酷的韓軍。
想到這里,李子元攥了攥拳頭,自己不能這個時候撤。可不撤,這一仗又該怎么打,即能拖住敵軍反撲的勢頭,為傷員轉運爭取足夠的時間。又絕對不能把自己給搭進去,這其中的操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自己手中其他的兩個師一個距離太遠,就算沿途不與敵軍遭遇,至少在四十八小時之內,是不要指望他們了。接到命令正在向軍部靠攏的一個師,還沒有趕到指定位置,就與敵軍一個機械化縱隊遭遇。
該師在倉促應戰的情況之下,以糧彈兩缺的態勢頑強抵抗著。保證了身后正在轉移的兄弟部隊,以及大批傷員的安全轉移。但短時間之內,向軍主力靠攏的可能,基本上是不可能了。甚至該師與軍部之間的聯系,也已經被切斷。
同樣聯系不上的還有兵團部,機要員的嗓子都已經喊啞,但兵團那邊就是一聲不吭。不知道是出了什么問題,還是因為敵機空襲而有意的關閉了電臺。總之就是李子元與上級的聯絡,已經徹底的中斷。
而周邊的友鄰部隊都已經轉移。也就是說李子元現在的情況是,孤軍在失去上級指揮之下,要阻擋絕對優勢火力和兵力的敵軍地空夾擊,掩護全兵團八千多傷員轉移。這種態勢,讓李子元如何能不擔心?
這是美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機動能力,都遠不是內戰時期對手可以相比的。其一個師的坦克數量,幾乎等于之前的對手全部的數量。其數量龐大的空軍,則可以保證二十四小時隨叫隨到。
其炮兵一次火力投放量,一個師幾乎要超過那邊的一個兵團。敵軍又不斷以坦克為核心,組成的小股機械化部隊,向著自己后方多路穿插。一個不留神,自己后路就有可能隨時被切斷。這種戰斗怎么打,李子元還是第一次遇到過。
而在漢江南岸指揮部隊頑強阻擊的何三亮,在發現敵軍數量越來越多,周邊已經就剩下自己的部隊之后,沒有被動的在一線死守。而是采取逐次抵抗,三個團交替掩護的辦法。一個團抵抗一天之后,向后略微收縮一點。
在這個部隊身后,另外一個團在頂上去上,就地利用已經修好的工事抵抗。兩翼,采取適當的反突擊與收縮相互交替的戰術,與兵力和火力都占據絕對優勢的敵軍在頑強的激戰。白天敵軍進攻,晚上何三亮就組織小股部隊,不斷的進行反突擊,掩護傷員向漢江北岸撤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