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章武十年,昭武帝劉備伐諸胡,這在后世被史學家譽為其生涯除統一之外的最大功業。 與漢高祖統一之后遭遇白登之圍不同,劉備統一之后,國力反倒逐漸進入鼎盛時期。 經過后世史學家統計,在經過二十余年混戰之后,大漢的人口本來已經衰減至不到三千萬。 可在劉備稱王之后,十四年的時間之內,便讓大漢的人口增長到了四千七百萬之多。 此外,一改漢靈帝時內憂外患,朝廷稅收衰減的狀況,工商業和科技的發展,讓昭武帝劉備擁有足夠的底氣發動對外戰爭。 在這種基礎上,劉備發動的這一場北伐之戰,被后世認定為大漢第一場有目的的侵略戰爭。 和漢武帝北伐驅逐胡虜的目的相反,劉備這一場戰爭目的,就是單純為了獲取足夠的奴隸。 所以在宰相秦瑱和兵部的組織下,此戰大漢共計調集了十萬鐵騎,一個影響后世足足兩百年的特殊兵種也在此戰出現。 槍騎兵,這種裝備了馬蹄鐵和馬鞍,擁有強大機動力,且主要武器由環首刀變成火繩槍的跨時代兵種,主宰了整個戰場。 事情的開始,源于軻比能之死,自從建安十四年,軻比能去世之后,鮮卑中部就陷入了內亂之中。 而在這時,鮮卑西部,原本被軻比能壓制的步度根集團看到了機會,趁機吞并軻比能舊部。 這使得步度根的實力逐漸壯大,由數萬人發展到了數十萬人,兵力逐漸強盛,有了南下之力。 同樣,沒了軻比能的牽制,東部鮮卑逐漸形成了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據遼西之地。 另外,尚有拓跋力微,見西邊匈奴式微,不斷西遷,至于云中郡,此后又分裂出禿發部、乞伏部等小規模部落。 可以說,鮮卑的地盤已然從東邊遼東擴張到了涼州以西,整個漠南地區對大漢形成了極大威脅。 而由于小冰河時期還未結束,大漠南北氣候都極為異常,幾乎年年都會遭受冰災,凍死牛羊無數。 在這兩種因素交雜之下,步度根聯合諸胡于章武九年冬季對大漢邊界發起了一次大規模劫掠行動。 這次行動,便是促使劉備出兵的導火索,消息傳入長安之后,朝局震動,宰相秦瑱、大將軍關羽、兵部尚書劉曄紛紛上表請伐! 于是劉備便在眾人的表文中決定發起這一次戰爭,下令秦瑱、龐統、劉曄等人制定軍略,不僅要將異族打痛,還要將他們的損失奪回來。 由此,在軍機處十幾位頂級戰略家的謀劃下,一場針對諸胡的侵略計劃形成,并且在次年三月,也即章武十年展開。 先是征西將軍趙云和呂布率領兵馬由北地郡對鮮卑、羌族等開啟斬首行動,一連突襲數十個部落,將其盡皆俘獲。 隨后又是大將軍關羽和張遼、田豫、徐晃、張郃等將領,沿著并州以北方向布置防線,裝作堅守之勢。 面對此狀,步度根還以為大漢會像以往一樣當個縮頭烏龜,索性召集諸部聯合大軍三十余萬,在夏季天氣暑熱之時突然出兵。 這個時候出兵,自然是有他想法的,在他看來,漢人春耕秋收,夏季正好切中農忙兩季之間。 此時劉備即便知道他率軍前來,也無法調集兵馬北上,他可以趁著現在劫掠,等到冬天天寒之后,遷往北方草原。 這樣一來,只需要幾年時間,就能讓劉備打消北伐的念頭,乖乖成為他們圈里養的豬玀。 可他不知道的事,這個想法,正是鮮卑滅亡的開端,其人六月出兵,到了七月剛入并州境內,便遭到了關羽的迎頭痛擊。 關羽選擇以騎兵硬抗的方式,以三萬騎兵殺入了鮮卑二十萬人的軍陣之中,是役步度根率軍意圖包圍關羽。 可就在這時,一陣火繩槍的聲音響起,關羽的兵馬朝著步度根的中軍便即沖來,沿路火繩槍直響,步度根大驚。 同一時間,遠處山崗之上也響起了火炮的轟鳴,巨大的炮彈落入鮮卑軍陣,讓其麾下兵馬亂做一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