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你,我變成狼人模樣~-《上命昭唐》
第(1/3)頁
雖然說不發單章了,但現實是不可能的。偶爾一掃評論區,小白還是具有一定數量。做幾個主要科普,有搬運員的話,幫忙搬運到評論區:
老讀者就不用看了。
1,皇帝稱呼。
陛下:用于奏書、朝會、大典等嚴肅場合。
圣人:泛稱。
尊名:皇帝活著的時候加的號,比如神帝、天皇、大帝、圣皇、大圣等等,可叫可不叫。
官家、宅家:早就有的稱呼,不是宋朝特產,唐代這會一般用于內臣,妻妾、親王、中官之類的。同樣的還有大家。
圣君、圣主、圣明:尊重程度更深一點,士人用得多。
皇帝、天子:一般沒人叫,多用于敘事兼稱泛稱,指代群體。
至尊:秦漢以來就有的,不過小眾一些。可叫可不叫。
2,子女對皇帝,皇帝對子女。
子女對皇帝:阿父、阿爺、爺、哥、父皇、陛下、圣人都可以,看親疏遠近了。
皇帝對子女:某主、某王、某郎、兒、某娘,直呼其名,皆可。
3,皇帝對官員,官對官。
高位官:一般稱名位最高的那個,比如書里的杜讓能,他的一通頭銜,太尉最高,就稱太尉。可以加姓,杜太尉。可以不加。因為三公只有三個,大家知道是誰。
也可稱卿、君、公、相公、某相、汝、爾,兼任的其他正官。
每個稱呼的關系程度不同。
官對官,稱正官:如大夫、司空、尚書。稱泛稱:如君、公。
對節度使觀察使防御使:稱岐帥、燕帥,稱張帥,李帥,某公、仆射、尚書、大王之類的加尊。
可能是讀書少,我沒見過某節度使、某節帥、某刺史、某觀察使的叫法。
4,稱藩鎮。
方鎮一詞我在書里解釋過了,不再贅述。
稱藩鎮,要么是藩名,要么軍號,要么地域簡稱,要么首府。
軍號是軍號,藩名是藩名。
有藩就有名,但不一定有軍號。
比如幽州節度使,怎么稱?要么叫幽州,要么叫盧龍軍,我沒見過盧龍鎮的叫法。
5,大人。
指尊貴者,也指首領,德高望重者,皇帝等等。用于一對一的定向稱謂,一般是對父母,神秘學,宗教。這不是建奴文化特產,莫要應激。
6,制度。
有部分讀者說,這是用的明朝。這怎么一股宋味?這怎么還反古到漢了?
答:明朝制度很大一部分就取自唐朝。
宋、遼、金、夏基本都是在唐制上大繼小改。
周秦漢魏以來的制度,唐并不摒棄,本身奉行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用之,一大堆的漢官漢制漢禮漢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