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君臣合戰(四)-《上命昭唐》
第(3/3)頁
“原是高癩子。”圣人如夢初醒,沒想到這臭名昭著的鳥人還見過天后,有種歷史的不真實感:“給子美回信,我已知曉,隨時有預備人馬,可以回師,叫他安心。潼關方向,也一樣。”
趙嘉一揮而就。
“潼關方向,恐怕還要小心。”張惠在他耳邊,柔聲道:“那年全忠攻伐潼關,雖為一時怒起,其實也是看人下菜碟,料定朝廷無力,甚至不需動武,只要陳兵潼關,軍威之下,必然屈服。”
“沒想到我就不屈服,還薄有軍力?”圣人微笑。
“是的。”張惠點頭,心思百轉千回,凝視著圣人的眼睛:“故其敗,理所固然。既無強攻之備,時方用事多鎮,嘗試無果,便只有撤了。但朱大是掃除而來,已經瘋狂,不塌周天心不死。土木作業之下,什么城,什么關,經得起刨?以婦鄙見…………還是立刻回師。”
“再等等………”思前想后,圣人雄健的身形微微顫抖起。
雖然現在他帶著大軍壓在西海,只是隨意耀武揚威,殺得沒人敢吱聲。可誰都明白,圣唐行至今日,是處處漏風,本來早就會被掀掉的房頂只是被他硬按著。
他李皇帝只有一個人,縱有王子美、蕭秀、鄭延昌、種道士、趙匡凝這些忠良慷慨忘身于外,努力于內,君臣同心,可又如何能萬全的撐起這殘破山河?
到底是守內,還是擊外?
沙州那邊,扎豬帶著兩萬豹子軍去了。九曲城方向,給武熊湊了萬余步騎,塞北方向,給了李仁美五千人馬,兩道長安留守,是兩萬甲士。金城行宮,駐軍三千………
算下來,其實他手上實力,只有四萬不到。
若現在回師一兩萬走,那還不如全走。單憑兩萬人馬就想著打垮吐蕃十萬聯軍,即使以前經常有這樣的戰例,但也未免太過自大,太過冒險!
自己在這一輸,就是星火燎原。還控不控制得住其他部隊,都希望渺茫。
可別忘了,這世道,哪有幾分真正的忠誠!
即使鄭延昌、王子美他們的堅持…………有的是因為圣唐而堅持,有的因為是因為軍府而堅持,其次是家族,最后是國家。有的是因為名爵而堅持,有的是因為情分而堅持………
可這些都維系在兩個核心上,一是自己是圣人,二是自己還活著。
人走茶涼,名去權去,不外如此。
現在局勢,誰都知道威權是一切。自己現在苦撐著圣唐,又怎么能少得了威權?
怎么辦?怎么辦?
要立刻回師嗎?回多少?回哪一部分?
張惠也不說話,好整以暇的為他捏肩捶背。
圣人只是久久盯著地圖,一個個軍兵大臣的面孔和各種信息在腦海中飛快的閃過,權衡過。
“吳王如何?”他一抬頭,突然問趙嘉。
“如故。”
圣人輕輕一按案幾,神色又轉為了冷淡。這個兒子若能到潼關走一遭,冒點風險,也還能為自己爭取點時間。可淑妃又怎么可能,讓吳王去這種環境鋌而走險………
“奏告!”外頭又傳來了馬蹄和叫喊,正是一個大臣。
他一路答著活動口令,在轅門外滾鞍下馬,直入行在。
這動靜驚動了苦苦尋思的圣人,轉眼,他就將那點情緒一掃而空,強硬的挺直了脊背,木然著一張臉。
“圣君!”帳簾掀開,冷氣滾滾,大臣只是拜伏行禮:“東軍宰相大論尚真誠遣麴步查為使,請在西五十里外的設樂原覲見天子!”
“東軍宰相?”圣人又傻眼了。
“咳咳。”張惠不動聲色:“吐蕃設諸道節度,宰相總管多道為防務相。瓜、涼、薩毗、鄯州、河州等節度,共構東道節度使,于是主官稱東軍宰相大論。虜風,節度軍府稱部,衙。故又曰東衙大相、東軍上相、東軍將相、軍部大臣………”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圣人擺手看了天后一眼,別裝逼了,行嗎?
“好的。”張惠收口不言,繼續捏肩。
“設樂原之會………”圣人呢喃,盤算著此人用意。
……………
金城宮。
幽深安靜的翠微殿里,芙蓉帳內。
寂寞的淑妃正夾著被子,輾轉反側,雙腿不斷用力絞磨,像是失眠,又似有心事待發泄。
“殿下,要不要臣等襄助殿下………”長御阿蝶悄聲問道,打算給淑妃叫個女伴宮女。
這女人,真是被李皇帝調教得沒一點逼數了。
這些日子,看來也是炫壓抑得緊。
“不必,我再忍忍…………”淑妃低喘著氣,壓抑著自己的欲念。
忽然,殿外傳來腳步,有女官空靈的嗓音奏道:“殿下,吳王求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