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定要讀書啊-《少姝的山水》
第(2/3)頁
少妍點點頭,旋即想起了當日情形,客人走馬燈似的,去了又來,“老定陽”上菜不僅快捷,也分毫未見差錯,留意到吳大嬸指揮手下時雷歷風行的派頭,散發(fā)出不輸于一般男子的精明干練,訝然之下,她心里也曾暗暗喝彩。
“吳大嬸怎么了,媽媽與她打過交道?”
“是啊,她就是你說的別人家的可憐女兒。”
“哦,她發(fā)生過什么事?”
“你吳大嬸家里原在南街上開著一家小飯館,她在眾子女中排行老大。盡管家里小康,孩子聰慧,父母也不太舍得供她多讀幾年書,幼時送來咱們書館認過兩年字,就叫回家中店里幫襯生意去了。我呢,與她算得上是投緣舊識,如今見了親近不減,向來不視彼此為外人,傾訴衷曲也算常情。
“大人年邁,家里內(nèi)外的事由她撐了十多年,還不耽誤支持弟妹,飯館收入統(tǒng)歸家里,自己嫁人什么也沒帶就出來了。她仍想開鋪子尋店面,重操舊業(yè),只是夫家困窘,無甚資財,幾次三番折騰只得作罷。
“她對知曉的親友僅是告訴再等幾年。這時,她老父來了。面對面同她講,之前為了你的事,同你舅家借了多少,姨家挪了多少,橫豎你眼下已用不著,我們已都還了人家。他說的這老些錢,其女一個子兒還沒見著,就‘都還了’。
“緊接著,又言辭鑿鑿地豪爽表示,他們二老已決定,如是女兒以后立定心意還想盤個鋪面呢,就給她出十萬錢!
(十萬錢:此處參考了漢朝時的物價水平,在漢朝1斤黃斤值1萬錢,中產(chǎn)人家1年的收入約為10萬錢,合現(xiàn)在約30-40萬元人民幣。)
聽到這里,少妍不覺樂出聲來:“這話說的,真心要想拿的話,早拿出來了,還用待女兒計議擱淺的時機,顛顛地跑出來干說嘴?”
“瞧,連你都騙不了。
少妍怪叫:“難不成,媽媽以為我是不懂世情經(jīng)濟的傻姑娘?”
“嗯,傻倒不傻,話說回來,世人腦袋有幾個傻的?自然你吳大嬸也沒敢相信。那個數(shù)目字實同她為家里賺取的家用旗鼓相當,當下明了,向來精明的父母一直心中有數(shù),正因如此,她才加倍不信,心里只嘆‘還是輪到我了’,別無他法只好淡淡回答,那個款額太大了她不好收下,遇有急缺的時分,家里能借她些時日,周轉(zhuǎn)周轉(zhuǎn)也盡夠了。
少妍油然生出惻隱,此時已然心涼的吳大嬸估摸也很累得慌,至親完全著了痕跡的演技,無疑肆無忌憚地在女兒心上狠狠地剜下一刀,爾后留下個血淋淋的洞窟,叫她如何填補?
“見她如此識相得體,那位老父又進一步打包票,說盡管放心,一直知道孩子你的日子過得緊巴巴,如今我們都上了年紀,哪里還有什么花錢的地方,將來不給你——給誰呀?!”
“哈,說得無不在情在理,字字珠璣,無可挑剔!”少妍嘆為觀止了,如許口才,一套套的,用在親女身上只覺得埋沒浪擲,大為可惜。
雖說從沒見過對方長相,但不難想象,老人一邊說話,一邊眼底閃現(xiàn)出自覺得逞的狡詐滿意,多么令人不忍直視的奇異情形,少妍瞬間汗毛直豎——還打量那癡心女兒聽不真看不穿,如此甚好,什么也不用做,便讓她白承情了,為著兩個錢而已,且看算計到什么份兒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