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蜜月之旅(6)-《蘭波家的女孩》
第(1/3)頁
她還問加百列,“你太寵著我了,你這么讓我亂花錢,是不是想讓我習慣了花錢,將來我就是為了你的錢,也不會離開你。”
他得意的挑眉,“對,就是這么想的。光是看著你花錢我都會很高興,你買東西的姿態(tài)都那么好看!”不露聲色的吹了她一波。
她果然很高興,“花錢超快樂的!別擔心,我喜歡你的錢,更喜歡你。”主動在他臉上親了一下。
他便樂得不行,抱住她又纏綿了半天。
*
雅典有許多古希臘遺跡,加百列帶著她到處去看神廟和其他遺跡,又去伯羅奔尼撒半島看了奧林匹亞遺址,去克里特島玩了一周。
到處游玩也是超快樂的!
她沒有看過太多古希臘著作,加百列則是接受了系統(tǒng)專業(yè)的古希臘文學藝術(shù)教育,對古希臘歷史政治文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每到一處遺址都能引經(jīng)據(jù)典,從政治軍事歷史文化各方面跟她講述一番,補全了她的知識。
她就超佩服的,覺得之前總以為他“不怎么樣”,就是個去大學混日子的貴族少爺,實在是有很大偏見。
加百列很幽默的說:“那是你對照的人是阿瑟,所以你就會覺得誰都是笨蛋。”
“好像是這樣。其實之前我很擔心阿瑟進了大學,就失去那種天賦了。系統(tǒng)的高等教育可能不一定適合他。”
“你的擔心是多余的。阿瑟確實是個天才,但真正的天才也都會懂得如何順應(yīng)這個社會、這個時代,而不會磨滅自己的個性。天賦可遇不可求,他是幸運的,尤其是,他有你這么個好妹妹。”
維塔麗洋洋得意,“我當然是個好妹妹。”覺得自己超了不起呢!
別人她管不著、也管不了,但自家哥哥還是要努力掰回來的。阿瑟其實自負又自卑,所以他在巴黎的時候才會如此狂妄,人們因為他的天才而容忍他,但容忍總歸是有限度的,一個人身處在“社會”這個集體世界中,就不能不去學著適應(yīng)。
加百列說的沒錯,天才也應(yīng)該能夠適應(yīng)社會而不會損害自己的天賦,那才叫真正的聰明人。保有天賦和適應(yīng)社會并不沖突。真實歷史中的阿瑟之后從商,那真叫從底層做起,非常辛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不夠聰明,而是限于沒有資金。打工因為沒有文憑無法直接成為管理層,自己單干又因為資金不足,一直苦苦陷于經(jīng)濟窘迫。
原始積累還是很重要的,念個大學文憑就屬于原始積累的一種。
她說到“原始積累”這個概念,加百列也十分同意。
“換成我是阿瑟,我也不能比他做的更好了。確實,如果沒有錢,我根本讀不起大學,牛津光是每年排隊的貴族子弟都不能全部錄取,更別說普通家庭的學生。你知道念大學是什么意思,你在牛津或是巴黎大學就學,那么你就有了很多貴族和new money家庭的同學。校友也是你的原始積累,如果一件事情你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加上校友,你就可能會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做成,很多時候會是決定性的。”
說到這兒,她就悻悻,“我沒有校友,我沒有這種原始積累。”
他便笑,“你有,你有我和阿瑟。”
“那能一樣嗎?”
“一樣的。別總想著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交給我做不好嗎?你可以告訴我要怎么辦,或者你想達到什么目的,我來幫助你。這多好啊!”他嘆氣,“說起來,你不準備用英文寫作嗎?法文是不錯,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算法國最著名的青年女作家了,可說起來,還是英文作品傳播范圍更廣一點。”
“我還沒想過。”
“你怎么沒想過?”他假裝大驚,“翻譯成英文,你可以賺更多的錢,這么簡單的事情,你居然想不到!”
“你說真的?”斜睨他一眼。
“當然啦!”親昵的抱著她,“我知道你想說什么,會不會有人嘲笑我的妻子居然是個名作家,可我為你驕傲得不得了,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是個多么了不起的作家,那些嘲笑的人只是羨慕妒忌恨而已,我壓根就不會放在心上!”
思路是搞的很正確了。
維塔麗來了精神,她之前確實還沒有想過這個。
英國跟法國類似,都正處在全民識字率快速提高的階段,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還有幾十年,歐洲大部分國家都很安逸,安逸到局部戰(zhàn)爭都幾乎沒有,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反應(yīng)在國家層面上,就是不斷進行軍事備戰(zhàn),軍事科技發(fā)展很快,在科技、軍事、經(jīng)濟上的飛速發(fā)展,再加上政治因素,歐洲這個□□桶才最終會因為一樁悲劇性的刺殺事件,演變成了席卷歐洲幾乎所有國家、包括大洋彼岸的美、加兩國的世界大戰(zhàn)。
但在世界大戰(zhàn)之前,人民群眾的生活還是總體趨向收入提高和生活質(zhì)量提高的。
安逸生活必定刺激娛樂消費和物質(zhì)消費,藝術(shù)就屬于娛樂消費。
幾十年后的戰(zhàn)爭她完全沒必要現(xiàn)在就去擔心,只考慮眼下、只考慮自己的話,確實,她應(yīng)該在英語世界里有姓名才對。她現(xiàn)在有了幾本在法國賣得還不錯的,在法國文藝界有了自己的姓名,但想要成為走向世界的大佬,還是要用英文寫作。
大仲馬、巴爾扎克、雨果這些大佬的,早就有了英文譯本,《包法利夫人》當然也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