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54章:征戰吐蕃-《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1/3)頁

    文成公主指著案上的一盒“長安酥糖”。

    這是上月太子派人送來的,用唐式錦盒盛放,吐蕃人素來好奇中原點心,從不細查。

    她將寫好的密信折成細條,塞進錦盒底層的夾層里,又在上面鋪滿酥糖:“你讓老兵扮成送點心給邊境唐軍驛站的雜役,就說‘公主感念戍邊將士辛苦,送些長安滋味’。驛站的校尉是當年隨我入吐蕃的舊部,見了錦盒便知來意。”

    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悵然:“當年陛下送我入吐蕃,盼的是唐蕃永好。如今太子殿下護我安穩,我能做的,便是不讓這安穩被狼子野心攪碎。”

    她將錦盒交給李誠,在盒面上輕輕一按:“告訴太子殿下,吐蕃貴族雖有異動,但贊普尚存猶豫,阿拉伯使者雖帶文書離開,盟約未正式簽署,尚有轉圜余地,讓他早做防備。”

    李誠接過錦盒,鄭重行禮:“公主放心,屬下便是拼了性命,也會把信送到東宮!”

    夜更深了,風雪卷著回廊的燈影晃動。文成公主站在窗前,望著三個黑衣騎手從側門悄然駛出,馬蹄踏碎積雪,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她撫著屏風上的朱雀街,輕聲自語:“殿下,雪域的風要變了,你一定要早些警覺……”

    府外的巡邏護衛依舊往來,甲胄輕響在雪夜里格外清晰。

    這一千來自長安的護衛,不僅是太子的恩寵,更是她與大唐之間最堅實的紐帶。

    此刻,這紐帶正載著她的赤心,沖破雪域的寒冬,向著三千里外的長安,疾馳而去。

    而紅墻內的酥油燈,還亮著,像一顆懸在雪域的孤星,守著大唐與吐蕃之間最后的暖意,也守著一份未曾褪色的家國情懷。

    ——

    貞觀二十四年臘月廿三,長安已飄了三日瑞雪,東宮書房的檐下積著厚厚的雪,臘梅的暗香混著檀香飄進窗內。

    李承乾展開手中的密信,信紙邊緣因雪夜傳遞有些微潮,文成公主清麗的字跡卻透著急切:“吐蕃與阿拉伯密談軍械互贈,盟約待簽,贊普尚存猶豫,望殿下早做防備……”

    他將密信遞給侍立的內侍文忠:“去請長孫尚書、魏卿、房相、杜荷、趙節到書房議事,就說有西域急報。”

    不到半個時辰,五位大臣踏著積雪趕來,身上還帶著寒氣。

    房玄齡剛落座就忍不住問:“殿下,年關將至,莫非西域有異動?”

    李承乾將密信傳閱,沉聲道:“文成公主從邏些城傳來的消息,阿拉伯使者攜盟約抵吐蕃,商議共制大唐,吐蕃贊普雖未簽約,卻已收下阿拉伯的戰馬與鐵器,勃律堡壘的巡邏愈發頻繁。”

    房玄齡看完密信,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阿拉伯滅波斯后本就勢大,若與吐蕃結盟,一南一北夾擊安西,我大唐的西域商路與教化根基怕是要動搖。當年漢武帝征西域,最忌匈奴與西域諸國聯合,如今情景何其相似!”

    長孫無忌捻著胡須,目光落在輿圖上的中亞地帶:“房相所言極是,但吐蕃與阿拉伯的盟約,本就是利益捆綁,未必牢固。吐蕃怕大唐擴張,阿拉伯需吐蕃牽制安西,可他們一個信雪山神祇,一個信真主,一個重牧場,一個重商路,根本利益不同,這便是咱們的突破口。”

    “依老臣看,當派密使赴邏些城,許吐蕃以更多商路優惠,分化其與阿拉伯的盟約。”

    房玄齡跟著點頭,花白的胡須上沾著雪氣:“長孫司徒所言極是。可減免吐蕃羊毛關稅三成,再送些長安新造的織機,讓他們嘗到互市的甜頭。阿拉伯遠在西域,能給的不過些鐵器,怎及我大唐的絲綢、茶葉金貴?”

    魏征卻搖頭,聲音剛直如劍:“懷柔不夠!當增兵安西,讓郭孝恪在勃律邊境耀武揚威,火炮三日一演,讓吐蕃看清大唐的軍威!同時再派使者責問贊普‘為何私通阿拉伯’,恩威并施,方能鎮住局面。”

    杜荷按捺不住,上前一步:“魏公說得對!我愿領兵五千馳援安西,只要吐蕃敢動,定叫他們嘗嘗火銃的厲害!”

    趙節則憂心后勤:“諸公,打仗需耗糧草。西域苦寒,糧草轉運不易,若只是威懾,不如從長計議……”

    大臣們各執一詞,或主和,或主威,或談經濟,或論后勤,唯獨沒人提及“開戰”二字。

    李承乾靜靜聽著,目光在輿圖上的吐蕃疆域劃過。

    那里雪山連綿,牧場遼闊,既是大唐西南的屏障,也是懸在安西頭頂的利劍。

    新政四年,輕徭薄賦,糧倉盈滿,火器工坊年產火銃數千、火炮數十門,國力早已非昔日可比。

    執政朝堂四年,可以說李承乾已經完全掌控了朝堂權力,差的一步就是登臨大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