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64章:李世民要禪位-《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2/3)頁

    商路的變化更為顯著。以往阿拉伯商人在中亞商路中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對大唐商隊多有刁難,如今盟約簽署后,阿拉伯境內(nèi)的驛站對大唐商隊極其恭維。

    波斯錦緞、印度香料等商品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長安,而大唐的絲綢、茶葉、瓷器則遠(yuǎn)銷至巴格達(dá),甚至通過阿拉伯商隊傳入埃及與歐洲。

    長安西市的胡商們笑逐顏開,一位粟特商人捧著剛到的瓷器,對伙計道:“以后不用再怕阿拉伯人刁難了,咱們跟著大唐,生意能做到天邊去!”

    朝堂之上,群臣更是紛紛上奏慶賀。

    長孫無忌語氣激動:“殿下,阿拉伯稱臣,不僅是西域安定,更讓我大唐威望遠(yuǎn)播海外,往后萬邦來朝,再無敢犯我大唐疆界者!臣請奏,明年正月上元節(jié),舉行萬國朝賀大典,讓各國使者親眼見證大唐的強(qiáng)盛!”

    房玄齡也補(bǔ)充道:“阿拉伯歲貢的良馬,可充實我大唐馬監(jiān),改良河西戰(zhàn)馬;波斯錦緞的織造技藝,若能引入中原,定能讓我大唐絲綢更勝往昔。此乃互利共贏之舉,殿下的遠(yuǎn)見,臣深感敬佩。”

    李承乾立于東宮高臺上,望著滿城燈火與歡呼的人群,嘴角揚(yáng)起笑意。他知道,阿拉伯稱臣納貢的意義,遠(yuǎn)不止平定一個帝國。

    這標(biāo)志著大唐的影響力已真正覆蓋西域,天朝上國的地位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證。從長安到巴格達(dá),從漠北到南海,大唐的威名如同一道無形的屏障,守護(hù)著邊疆的安寧與商路的暢通。

    夜幕降臨時,長安的燈火比往常更加璀璨。

    東宮與皇城的宮燈依次亮起,映照著朱雀大街上涌動的人潮。酒樓里傳出宴飲的歡歌,寺廟的鐘聲為盛世祈福,連曲江池畔的畫舫都掛滿了紅燈籠,絲竹之聲順著晚風(fēng)飄出很遠(yuǎn)。

    誰也想不到,短短數(shù)年,大唐竟能從西域戰(zhàn)亂頻發(fā),走向萬邦來朝的盛世;

    誰也想不到,大唐的威名,竟能讓遙遠(yuǎn)的阿拉伯帝國低頭稱臣。

    李承乾望著西方的夜空,心中清楚,這只是開始。隨著火器的推廣、商路的暢通與文化的傳播,大唐的盛世,將在“威加四海、萬邦來朝”的榮光中,書寫更輝煌的篇章。

    ——

    太極偏殿。

    暖閣內(nèi)的地龍燒得正旺,窗外的秋雨淅淅瀝瀝,打在梧桐葉上沙沙作響。

    李世民斜倚在鋪著軟墊的御榻上,手中捧著那份來自巴格達(dá)的奏報,已反復(fù)看了三遍。

    胡須在胸前微微顫動,眼中既有欣慰,更有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悵然。

    “陛下,粟米羹涼了,要不要再傳一份?”

    內(nèi)侍張阿難輕手輕腳進(jìn)來,見李世民指尖反復(fù)摩挲奏報邊緣,終究沒敢多言,躬身退了出去。

    不多時,高士廉身著紫色朝服走入暖閣,靴底踏過地毯的聲響在寂靜中格外清晰,他見李世民這般模樣,心中已猜到七八分,這份西域捷報,怕是又勾動了陛下對過往的思緒。

    “高公坐吧?!崩钍烂裉Я颂?,聲音帶著幾分沙啞,不復(fù)往日的爽朗。

    “你看看,承乾這孩子,倒真把西域治住了。阿拉伯……當(dāng)年朕派侯君集征高昌時,還只聞其名,如今竟也低頭稱臣了?!?

    高士廉接過奏報,目光掃過“歲貢兩千匹波斯錦緞”“永為藩屬”等字句,指尖微微一頓,隨即緩緩道:“太子殿下手段果決,先用火器破吐蕃,再派使者壓阿拉伯,這份魄力,確實少見。只是……”

    他話鋒微頓,終究還是說了出來:“當(dāng)年玄武門那事,陛下心里,終究還是有疙瘩吧?”

    這句話像一塊石子,投進(jìn)李世民平靜的心境。

    他沉默良久,忽然自嘲地笑了笑,指節(jié)輕輕敲擊御榻扶手:“疙瘩?何止是疙瘩。朕當(dāng)年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是為了止損,為了大唐不陷入內(nèi)亂?!?

    “可他倒好,直接破了玄武門,帶著大軍逼宮,朕當(dāng)時在太極殿上,看著他一身甲胄站在階下,忽然覺得,這江山,終究還是要交到更狠的人手里。”

    暖閣內(nèi)的空氣瞬間凝固,只有地龍噼啪作響。

    高士廉看著李世民眼中的復(fù)雜,有對權(quán)力旁落的無奈,有對兒子復(fù)刻政變的唏噓,更有幾分隱秘的認(rèn)可。

    他輕聲道:“陛下,太子殿下雖用強(qiáng)奪權(quán),卻沒亂殺功臣,沒擾百姓,反而平定外患、暢通商路,也算對得起大唐江山了。當(dāng)年他剛掌權(quán)時,臣還擔(dān)心他會意氣用事,如今看來,是臣多慮了?!?

    “是啊,沒亂殺,沒擾民。”李世民重復(fù)著這幾個字,目光望向窗外的雨簾,仿佛又看到那年承乾逼宮時的場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