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三教合一-《蘇南風云》
第(1/3)頁
相傳,鬼谷子四個弟子下山之時,他把一本名為《陰符經》的書卷,悄悄授予蘇秦,囑咐他回家之后,務必潛心研究,悟透其中奧秘之后,再離家出游,去創造一番事業。
蘇秦得到這本書,日夜發奮攻讀,為了早日領悟其中奧義,他找來一把錐子,一懈怠就用錐子扎入自己的屁股,讓自己清醒過來,導致衣服整日鮮血淋漓。這就是《懸梁刺股》這個成語“刺股”的由來。
蘇秦熟讀《陰符經》以后,感覺可以運用于實際當中了,就下山開始謀取功名,他僅憑一己之力,搖動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戰國七雄中的六個國家聯合起來,他一人身上佩戴六個國家的丞相大印,可以隨意調動六國軍隊,對抗了秦國達十五年之久。縱觀古今中外,再也沒有出現過能力如此高超的外交家、軍事家。
楊易聽著玄薇道長講解《陰符經》。
“《陰符經》和《道德經》被稱為道學雙壁,可是如今研究道學的人們極少關注它,民間更是只知《道德經》,而不聞《陰符經》。”
“《道德經》講巡天道為顯學,《陰符經》講盜天機為隱學。隱學不同于顯學,講究機緣,因此有‘師不順路,道不輕傳’的法則。”
“《陰符經》和《道德經》都講陰陽,《道德經》側重于有無之轉化,虛實之錯雜,而《陰符經》講生死之盜奪、恩害之互生。”
“兩者處處義理相通,我們可相互映照,自行體悟。”
“北宋時期的張紫陽真人在其《悟真篇》中詩曰: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古今上仙無限數,盡從此處達真詮。”
隨后,玄薇道長拿出一本線裝版《道德經》,遞給楊易,說:“這是我以前的一本手抄本,常常翻閱,送給你吧!”
楊易頂禮致謝,以示受教。
曾經施遠問楊易要選擇怎樣的修行路,修佛還是修道,學易還是習武?
楊易從小習武,所以想選擇以武入道,可是在不斷接觸修真者、以及異能者之后,發現自以為傲的武學,并非如想象般強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