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百年興衰(番外三)-《暮漢昭唐》


    第(1/3)頁

    經(jīng)張虞、張漳、張贄三代明君治理近八十年,自長安向西兩萬里間,皆歸屬為唐土,人戶相望,雞犬相聞,桑麻遍野,商旅不絕。

    公元282年,張贄駕崩于長安,廟號高宗,太子張寔繼承皇位。張寔性情柔弱,缺乏主見,故張贄在駕崩前,已為張寔安排好“三駕馬車”輔政。秘書令張華領銜,尚書令裴秀、計相王渾為副。

    與出生望族的裴、王二人不同,首輔張華出生寒門,因張贄的賞識提拔,今才得以為執(zhí)掌權柄。以寒門制豪門,用勛貴制文吏,為太宗張漳之術,并被張贄所沿襲。

    時張寔繼位之初,兼并之風盛行,奢靡之風不能遏。富者兼并土地,隱瞞不報。針對社會狀況,張華希望發(fā)起檢田括戶、遷民運動,增加國家收入,緩解人地與階級運動。

    張寔性子羸弱,給予師父張華深厚的信任與支持。故在張華的領導下,在永壽元年(283年)至永壽十年(293年)之間,檢田括戶運動收到了實效,先是減免了貧民的徭役錢,由本地區(qū)內的中、上等戶分擔,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的同時,并保證了國家財政收入的穩(wěn)定。

    隱匿的土地與農戶一并登記入冊,遷狹鄉(xiāng)無主流民至江、揚、荊、營四州,累計遷民一百二十余萬人。并為容納邊鄙更多官吏,在人口繁多之所,增設郡縣上百。

    張華執(zhí)政十年,因得罪皇后劉氏,遭劉淵、裴秀陷害,張華被調任營州。而出任營州牧期間,張華鎮(zhèn)壓鮮卑叛亂,諸夷遠蠻來降,遼東為之安寧。

    自張華被調任營州,因張寔身體不佳,幾乎不理朝政,故朝政便由外戚劉淵執(zhí)掌。劉淵雖用政治手段上位,但劉淵深憂群臣譏諷他匈奴人身份,故執(zhí)政嚴格,沿襲張華舊政,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控制近塞鮮卑與漢化匈人,執(zhí)行廢藩改郡之政。

    天壽十八年(300年),因廢藩改郡政策的推行,西平郡王張鏵聯(lián)合西海將軍叛亂,席卷河湟上下,兵鋒直逼天水。劉淵調發(fā)十萬大軍征討,費勁二年而不能平,兵馬死傷眾多,改遣老將馬隆遠征,因疾病加重,病逝于軍中,張鏵趁機大破唐軍。

    叛軍兵鋒大盛,張鏵聯(lián)絡靈武郡王張絳、云中郡王張滎,約期共叛并破長安。二王厭惡劉淵,張滎應諾起兵,以興國討賊之名,要求天子張寔處死劉淵。

    時云中、西平二國叛,張寔唯恐靈武郡王張絳再亂,讓叛軍連成一片,遂處死劉淵。然叛軍勢大不能止,在張鏵、張滎以誘惑下,靈武郡王率兵應從,三王聯(lián)軍在西北成形。

    見叛軍勢大,張寔征調天下兵馬至關中,以征三王叛軍。時大軍云集十萬,交由漠南將軍高恕遠統(tǒng)率,兩軍對峙于好水川。張鏵巧施離間計,讓張寔調走名將高恕遠,換上劉芝為帥。

    天壽二十年(302年),張鏵大破劉琨于好水川,十萬唐軍慘敗,尸首相枕,血流成河。危難之下,在裴秀的舉薦下,選用祖逖為司隸校尉,負責關中戰(zhàn)事。而張寔卻是驚走洛陽,再詔天下兵馬討賊。

    三王叛軍氣勢大漲之際,諸藩王各懷忤逆之心,以各種理由搪塞兵馬召集。典型如建安郡王張罕、交趾郡王張玷、滄海郡王張拚、牂柯郡王張高之等,暗中招兵買馬,以各種理由侵吞臨近郡縣。

    祖逖坐鎮(zhèn)關中,用離間計令張鏵誅殺張絳,讓張滎生疑之下,以并州兵進犯為由,返回云中國。失去精銳的云中義從,張鏵獨臂難支,遂遁走隴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