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百年興衰(番外三)-《暮漢昭唐》


    第(2/3)頁

    天壽二十二年(304年),在張寔的支持下,祖逖率精兵五萬翻越隴山征討張鏵,劉琨率精兵三萬征討云中王張滎。

    因天水郡守姜洮拒城不降,令祖逖輕易進入隴右。經祖逖長達一年的作戰,將張鏵驅逐出隴右,率兵遠逃至河湟。

    恰時,張寔駕崩于雒陽,太子張粲在太原繼位。而叛軍見形勢不利,內部陷入紛爭之中,張鏵之弟張檀殺張鏵,向張粲乞降;張滎被劉琨擊敗并斬殺,子張肜上疏求降。

    張粲急于平定天下,本欲同意張檀、張肜二人請求,但祖逖卻上疏反駁,言‘賊寇不亡,則西北動蕩;西北不服,西都難平’。張粲采納祖逖之計,下令二將繼續征討。

    永和元年(305年),祖逖深入西海,誅殺張檀,降服從叛諸夷;劉琨離間從叛鮮卑,破擒張肜,安撫河朔近塞諸胡。

    三王叛亂雖被鎮壓,但長達五年的混戰,讓關西經濟凋敝,人口死傷頗多,中央權威受到挑戰,唐朝盛世一去不復返。

    張粲性情寬厚,自詡以撤藩改郡之失為鑒,不斷懷柔邊藩諸侯,以避免引起新的叛亂。且為了安穩叛亂邊國,除云中國直屬中央,靈武、西平仍由子侄為藩統治。然因行事寬和,縱容宰相擅權,雖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中央秩序,但未能中興唐朝。

    永和十五年(320年),張粲患病垂危,皇后楊氏專權,與其弟楊珧交通內外,樹立黨羽,借張粲之名改易公卿,任用心腹。張粲臨終前,擔憂楊氏為亂,欲以魏國公祖逖、幽國公劉琨,與楊珧共輔太子。

    楊珧截藏詔書,欲獨領顧命之托,另企圖立張粲幼子為帝。然中書郎謝裒偷取詔書,私傳于祖逖、劉琨二人。二人說服太子張亮起兵,出其不意誅殺楊珧,盡滅楊氏一族。

    同年,張粲駕崩于長安,以大司馬祖逖領銜,計相劉琨輔政。

    在祖逖盡心輔政下,唐朝漸有中興氣象,史稱‘大康中興’。其朝野井然,政治可觀,揀選良吏,興修水利,打擊豪強,整頓兵事。并花費數年檢索戶籍,大大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

    祖逖輔政十年,令天下大有改觀。中書令謝裒盛贊,‘自天下粗安以來,藩國諸侯多跋扈,凡有所求,朝廷常委曲從之。然自祖公輔相以來,藩國畏服,賦稅任取’。

    大康十年(321年),祖逖在任病逝,與劉琨共列紫勛閣,以記二公中興之功。

    祖逖病逝之后,張亮自理國政,雖非英明之君,亦非昏庸之君。在位五年,傳位于太子張田嗣。

    張田嗣不理朝政,沉迷享樂之中,朝事荒廢,權歸計相王導。王導懷柔群下,不喜理事,受世人所譏,王導自嘆‘人言我憒憒,后人當思此憒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