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71章 禪位(大結局)-《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第(1/3)頁

    趙諶聽到父皇的話,心中也一時間歡喜起來。

    監國!

    這就意味著,他可以大展宏圖了,來實現自己的胸中抱負。

    在云南路三年多,趙諶見過世間最骯臟的人心,見過世間最悲哀的苦難,見過患難中迸發出的真情。

    他不是養在深宮的皇子,不知道外面的情況,不是何不食肉糜的人。

    恰是他深知百姓的不容易,深知天下還有無數的苦難百姓,才想要改變大宋,徹底解決大宋的問題,從而讓大宋強盛起來。

    監國他才有自己的機會。

    趙諶雖然歡喜,卻沒有喜形于色。

    老師一貫教導他,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要鎮定自若。不管是面臨危險,亦或是面臨大喜事,都不能浮躁,都要穩得住。

    趙諶躬身道:“父皇,兒臣的年紀還小,經歷的事情也少,哪里有什么能力監國呢?”

    “朕相信你!”

    趙桓直接道:“你我是君臣,卻更是父子。不僅如此,你是朕培養的繼承人,未來要繼承大宋,要讓大宋徹底繼往開來,要讓大宋徹底的開疆拓土,打下大大的疆土。”

    “所以,你監國是最好的。”

    “你也不必藏著掖著。”

    “監國期間,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說。有什么施政的策略,也盡管安排。”

    “朕也會給你補足東宮的班底,讓你能夠有自己的一套班底。當朕退下來的時候,你東宮的人能夠立刻頂上去,避免在朝廷中沒有人用。”

    話語中,隱隱透露出要禪位的意思。

    趙諶眼神意外。

    更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父皇給的太多了,還說退下來的時候東宮要頂上去。

    難道要禪位?

    不可能!

    趙諶跟著楊時學習,不僅是求學,不僅是處理政務,學習為人處世的事情,更要讀史書。

    他讀遍了史書,都從未發現皇帝正值壯年,而且才三十來歲,他還不到二十歲,皇帝就要禪位的。

    趙諶連忙道:“父皇,您春秋鼎盛,距離兒臣執掌朝政還早得很,兒臣不慌。”

    “三年!”

    趙桓突然說了個時間。

    趙諶一臉意外神色,問道:“父皇,什么三年?”

    趙桓說道:“朕給你三年監國的時間,三年后由你執掌朝政,到時候朕禪位給你。”

    “啊!”

    趙諶驚訝出聲。

    沒想到,父皇真要這樣干,而且時間如此的短了。

    當趙桓真正說要禪位的時候,趙諶的內心反而沒了什么要接管朝政的歡喜,反而是有些慌亂。

    父皇在,一切都有高個子頂著。

    父皇退下來,一切都交給他,讓他內心沒底。

    趙諶開口道:“父皇,兒臣還當不起大任,更離不開父皇的教導。”

    趙桓說道:“朕相信你能行,你也不用懷疑,朕說了三年就三年。只要你能在這三年穩住局勢,一步步發展,朕就會禪位給你。”

    “當皇帝有什么好的呢?”

    “當皇帝是沒選擇的事情,因為當了皇帝,就背上了天下萬民的責任,就注定了要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當皇帝的確可以輕松愜意。”

    “如你的皇祖父那樣,肆意妄為,斂天下之財,供他一人花銷。可是十數年后,天下大亂,國家面臨覆滅。”

    “這就是肆意享樂的下場。”

    “你看看唐玄宗。”

    “前半生是盛世明君,如果他五十來歲就死了,至少也是個世宗的廟號。乃至于,確立一個圣祖的廟號,那也是當得起的。”

    “可是后半生恣意享樂,放縱無度,只有一個玄宗的廟號。”

    趙桓侃侃而談,沉聲道:“皇帝的責任,是不能松懈的。當你在最后的時候松懈了,這輩子就完了。”

    趙諶正色道:“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朝乾夕惕,絕不放松自己。”

    趙桓說道:“你明白就好,去見你母后吧,她可是時常念叨著你。”

    “兒臣告退!”

    趙諶行了一禮就退下。

    趙桓望著趙諶離去的背影,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笑容。

    兒子要放養,的確沒錯。

    如果一直養在深宮,他就始終無法自立自強。如今扔出去培養了幾年,變得自信開朗,從容鎮定,已經有了獨當一面的底氣。

    趙桓封賞了楊時,在第二天上午,就傳出了太子監國的詔書,所有的奏折先交給太子批閱,再交給趙桓。

    朝廷中,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誰都沒想到,太子一回來就開始掌權,尤其是皇帝還任命了官員填充東宮,使得東宮的官員越來越多,儼然成了一個小朝廷。

    消息傳開了,朝廷官員議論雖然多,卻并沒有什么變化。

    龍德宮中。

    趙佶也聽到了消息。

    作為太上皇,他很驚訝趙桓的操作,因為趙桓年紀很輕,才三十來歲的皇帝,哪里需要太子監國?

    完全可以自己大權獨攬。

    現在讓太子監國,勢必讓朝廷分成兩派,一派是皇帝的人,另一派是太子的人。

    妄想讓太子一派的人,都成為皇帝一派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趙佶越是琢磨,越覺得皇帝自大了。

    皇帝是飄了。

    趙佶吩咐人準備馬車入宮,一路往垂拱殿去,竟然沒見到皇帝。

    太監去通報,過了小半個時辰,趙桓才來了。

    趙桓笑道:“父皇今天要入宮來,怎么不提前通知一聲,朕打獵去了。”

    “你打獵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