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佑出任西南大都督一職。 沒有人反對,更不可能有異議。 你不讓李佑去,那你去當西南大都督,去把六詔真的平定,以絕后患嘛。 放過燒山你去干啊? 既然齊王提出來的,是他的想法,那就讓他去實現就是。 還帶著一個侯君集去。 那更好了,文武齊全,大家坐在朝中,靜候佳音就成。 如此一來,李佑的新職,算是正式定下。 他去西南如何。 朝廷不管,只要結果。 至于東北大都督府的大都督空缺,韓瑗自然頂上。 這么多年過去,韓瑗也在東北有威望,能夠壓服下面的人。 …… 西南事定下后,朝中即將迎來兩件大事。 一件是尚書省變革。 另外一件是春闈。 也就是會試與殿試。 但尚書省變革要在春闈之前。 李世民在二月初八,正式下詔,尚書省進行變革,設一正八副相位,并確定相位人選。 首先是長孫無忌進尚書省丞相大位。 長孫無忌在貞觀二十五年,他總算如愿以償的登臨人臣極位,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這一天,他等了太久太久了。 貞觀十四年前的隱忍與低調,貞觀十四年后,不得不站到臺前來,周旋在天子,太子,朝野百官,世家大族的中間。 可以說,長孫無忌走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 靠著開國功臣關系,外戚關系,世家大族的關系,是能望著人臣極位的寶座。 但正是因此,有太多利益盤根錯節,糾纏在他身上。 對許多人來說,是求之不得,可集于一身后,才知道喜憂參半。 不管怎么說,長孫無忌在磕磕絆絆中,總算坐上丞相之位。 隨后是第一位副丞相。 這副丞相不是別人,正是李承乾的老丈人,蘇亶。 蘇亶原先就掌著吏部的事務,李承乾也給老丈人,隔三差五的找機會,就升一升官秩。 如今也是有足夠的資歷,進位副相的。 之后,就是蕭瑀,崔敦禮,馬周,楊師道,岑文本,李仁功等六位副相。 一正七副,還有一位暫時空缺。 但這八人的分配,卻極位有講究。 長孫無忌是外戚,與天子,太子都有親情關系。 蕭瑀是江南士族的代表,他如今年事已高,快八十歲了。 按照正常來說,他是早就該離開中樞去養老了。 只是江南一地,就沒有能夠拿得出手,還有足夠資歷的人。 只能是讓蕭瑀上位,能撐多久,不是兩宮說的算。 是蕭瑀什么時候不行。 當然,他肯定也不會待太久的。 只是這次倒盧,江南士族也出了力,該給人家的好處。 崔敦禮與楊師道自然不用說。 李仁功代表著關隴貴族,有軍隊的色彩。 馬周、岑文本是李世民一手給扶上去的。 這與李承乾推蘇亶也是一樣。 只不過,李承乾讓老丈人上去坐坐相位,算是對老丈人這些年來,不遺余力支持的回報。 如此。 八個位置,背后都有著各種各樣復雜的關系。 沒有一個是輕而易舉就能坐上副相之位的。 這次尚書省的相位分配,與倒盧是脫不開一點干系的。 沒有倒盧,就沒有這次的尚書省變革。 也就不會一下子多出來這么多從二品的大員。 “還有一個副相之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