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魏公這身體……。” “哎。” 諸相也無話可說,只好將一些簡單的事務交給魏征負責。 一天下來,魏征拜別諸相后,回到家中,就要提筆寫本。 “阿耶,你都勞累一天了,還是先喝藥休息吧。” 魏叔瑜關切的說道。 魏征搖頭,道:“死后自會長眠。” “為老夫研墨,老夫要為大唐做最后一件事。” 看著蒼老衰敗的阿耶,魏叔瑜含著淚,為阿耶研墨。 …… 李承乾拿著手里的奏本,很是動容。 魏征遞上來,關于科舉考試的若干建議。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科舉制度的參考資格。 他認為,必須逐步取消察舉,舉薦制度,以后科舉為選仕的唯一途徑。 參考資格必須是從適齡教育畢業的學子。 這些學子只要從適齡教育畢業后,就自動獲得‘童生’之名。 也就是說,科舉取士的參考人,只能是‘童生’。 “這個提議,簡直是逼得世家大族,沒有任何的余地了。” 李承乾很是感慨。 魏征這是在生命的盡頭,為大唐做最后一件事啊。 顯然,魏征主持這次科舉后,很有心得很有想法的。 只不過是天不假年。 “殿下!” 房遺愛疾步進來,痛聲道:“鄭國公,病逝了!” 啪嗒! 李承乾手中奏本跌落在地,難以相信,魏征會這么快死去。 他剛才還在看魏征的奏本啊。 “魏師,去矣!” 他仰頭哀聲,痛心悲傷。 與此同時,太極宮一聲悲泣之聲。 “魏征殂逝,亡一鏡矣。” …… 貞觀二十五年(公元651年),四月十一。 太子太師,尚書省第一副丞相,鄭國公魏征病逝,享年七十一歲。 天子下詔,命有司為魏征舉行國葬之禮,承天門國旗覆體之,降半旗哀之。 李承乾親自為魏征舉哀。 大唐帝國報用極大的版面,報道了魏征的生平事跡。 一時間,朝野都沉寂在失去魏征的悲傷之中。 魏征生前得罪過很多人,但也令許多人敬佩。 他的死,是大唐帝國的一大損失。 “殿下。” “陛下廢朝不事多日。” 房遺愛小心翼翼的稟報,道:“聽內務總管說,陛下多日沒有睡好,也少進水米,傷神耗元。” 太子對魏征的逝去,也很悲傷。 房遺愛都不敢大聲說話,萬事都小心為上。 李承乾皺眉道:“張阿難怎么做事的?” “陛下身體有個好歹,他吃罪得起?” 房遺愛吶吶不敢言。 李承乾吩咐道:“馬上去把二郎叫回來,去太極宮。” “是!” 這個時候,他去安慰李世民不合適,還是讓小輩出馬。 李厥得到召喚后,馬不停蹄的去太極宮,見到阿翁那憔悴之色,他難以置信。 “阿翁,你怎么了?” 他不敢相信,昔日威嚴高大的阿翁,竟然白發叢生,蒼老萎靡。 “二郎。” “阿翁心里難過。” 李世民抓住李厥的手,道:“我想起以前的那些事情,似乎都在我眼前一幕幕的重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