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遼宋的大動作對于大明來說自然是遮掩不住的,早在程頤回到汴京的時候,蘇允便收到了密信。 關于遼宋這等級別的合作,對于蘇允來說,這還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不過稍微一想,倒是不難理解。 畢竟大明跟以后的金朝不同,金朝從遼國北面崛起,跟宋朝并沒有接壤,因此宋朝認為可以跟金國合作滅遼。 但大明卻是硬生生從大宋手上將西北奪走,還將二三十萬的西軍盡皆納為己有,在大宋君臣看來,這逆明的危險性,比遼國更甚! 而對于遼國來說,大明與宋朝都與其接壤,尤其是大明占據了河套之后,就如同一柄尖刀一般抵在大遼的腰肋之上,極為危險。 而此時遼國正好還在跟宋朝進行大規模的國戰,這個時候,立即調轉方向,先將戰爭停下來,隨后用燕云十六州以及一些錢貨驅使宋朝跟大明火拼,這對于遼國來說,是一件惠而不貴的事情。 嘿嘿,就遼國給得那些錢貨,拿來打一場戰爭那只是杯水車薪而已,倒是歸還燕云十六州一事,若是宋朝能利用好,倒是一大利好。 但是在蘇允看來,遼國大約只是想要解放宋朝北軍的壓力,讓宋朝調動北軍西出攻打大明而已,并非當真想要將燕云十六州還給宋朝。 畢竟——你北軍都調走了,沒有大軍守著,這燕云十六州是誰的還不是我大遼說了算? 這個事情蘇允心里清楚,耶律洪基心里清楚,趙煦心里也是清楚的。 但是耶律洪基也好,趙煦也罷,心理也是清楚,現在他們共同的敵人就是大明! 沒有別的,就是因為大明崛起太快,展示出來的武力實在是駭人聽聞! 西夏雖然說人口疆域經濟都是三國之中最弱的一個,但西夏能夠跟遼宋三國鼎立將近百年,這早就證明了西夏的實力。 可以這么說,遼宋夏三國立國之初,誰不是想要一統中國,成為王朝正朔,但糾纏百年,誰也奈何不了誰,因此雖然還是互相攻伐,但心里也清楚,三國都是伯仲之間,想要滅掉一國,其實都是很難的。 這也是為什么遼國放心攻擊宋朝,而放任大明攻打西夏的原因。 估計在耶律洪基看來,大明就算是厲害,但想要滅掉西夏,那也是不可能的,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根本不可能! 耶律洪基大約還想著等他將宋朝君臣趕去江南之后,再回頭來收拾大明呢。 蘇允搖了搖頭。 耶律洪基終究還是老了,根本看不明白當今天下大勢了。 當然,耶律洪基也不愧是梟雄,竟然能夠這么快作出如此狠厲的決斷,不僅果斷停戰,還立即歸還燕云十六州、還送錢貨戰馬,驅使宋朝來跟大明死戰,的確是個極厲害的人! …… 大明宮。 蘇允端坐龍椅,目光掃過階下眾人,最后落在鬢角染霜的呂惠卿身上:“呂侍郎,你先說。” 呂惠卿整了整官服,踏出一步:“陛下,臣以為當取山西。 遼人歸還燕云十六州后,山西防線必然空虛。 我軍若能趁虛而入,不僅能截斷遼國與宋朝的聯系,還可直搗幽云,屆時燕云十六州便成我囊中之物。 且山西乃中原屏障,得山西者得天下,此乃古訓。 拿下山西,既解北方之患,又能震懾宋朝,讓其不敢輕舉妄動。” “荒謬!”章惇猛地出列,胡須隨話音顫動,“山西地勢險要,城池堅固,強攻必然損兵折將。 反觀四川,蜀道雖險,但川中百姓苦宋久矣。 我軍若以仁義之師入川,定能得百姓響應。 況且四川物產豐饒,素有‘天府之國’之稱,錢糧充足。 得四川后,我軍糧草無憂,還可順長江而下,直取江南,對宋形成合圍之勢。 此乃‘釜底抽薪’之策!”章楶撫著腰間佩劍,沉聲道:“兩位所言皆有道理。 然臣以為,當視遼國動向而定。若遼軍在山西布防松懈,自當把握戰機,一舉拿下山西,斷遼國右臂; 若遼人有備,我們貿然進攻,恐陷入持久戰。 此時,轉攻四川,既能避其鋒芒,又可開辟新的戰場。” 韓幼安捧著一卷輿圖,展開平鋪在地上:“諸位請看,山西緊鄰遼國腹地,一旦開戰,遼軍定會傾巢來援。 而四川與遼國相隔甚遠,宋軍在川中兵力分散,且多為老弱殘兵。 我軍精銳若突襲四川,勝算極大。再者,拿下四川后,可與西北連成一片,增強我大明根基。” 王抱樸卻不以為然,搖頭道:“四川雖好,但山高路遠,后勤補給困難。 一旦戰事膠著,糧草供應不上,我軍必敗。 反觀山西,距離我大明腹地較近,補給相對容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