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巴格達協定-《1444,拜占庭再起》
第(1/3)頁
4月15日,天氣晴朗,惠風和暢。
據信,在兩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中東,人類文明誕生出第一抹曙光,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沖刷出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從非洲大裂谷中走出的直立猿在這里點燃了人類文明最早的星火。
幾千年的歲月仿佛須臾,許許多多的民族在這里扎根,許許多多的文化在這里壯大,許許多多的信仰在這里傳播,他們來了又走,曾經的主人已經不知身在何方。
伊斯蘭教興起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很快成為了阿拉伯帝國的核心地區,坐落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巴格達城曾經是阿拔斯王朝的絕對王城,哈里發的威嚴在這里被贊美,智慧宮的光榮在這里被歌頌,巴格達就像是一個光明萬丈的燈塔,象征著伊斯蘭文明的黃金時期。
阿拉伯世界的紛爭與動亂讓巴格達喪失了作為伊斯蘭中心的絕對權威,蒙古人的西征則讓最后一分光火徹底熄滅,旭烈兀汗帶著來自東方的各族聯軍攻陷巴格達并將其付之一炬后,這座古老的城市便再也沒有恢復曾經的繁榮,在各個統治者手里兜兜轉轉數百年,直到15世紀末的今天。
千百年過去,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雖然在土地資質和水資源稟賦上已經不如當初,東西方中轉商貿也因為東羅馬帝國在印度洋上的截流而逐漸落寞,但它依舊是非常重要的農牧業地區,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一如既往地竭盡所能,哺育著自己的人民。
畢竟,如果把安納托利亞排除在外,中東地區已經很難找到如此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了。
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均發源于安納托利亞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向東南沖刷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入海口附近交匯,由波斯灣注入印度洋,流經了上游的高原山地,中游的半干旱草原和下游的平原沼澤,從西北到東南,風景一再變換。
兩河交匯后形成的大河被稱為阿拉伯河,河谷地平,河面寬闊,水流和緩,如果能夠將附近的沼澤與濕地利用起來,這片三角洲的農耕條件還能更上一層樓。
巴士拉是阿拉伯河畔的第一大城市,自阿拉伯帝國時代便是重要的軍事重鎮,貿易樞紐和宗教中心,這是一座真正的伊斯蘭城市,幾乎沒有其他文明的影子。
但是,相比于其他伊斯蘭城市,巴士拉又是十分特殊的,這座城市水網縱橫,寬闊的阿拉伯河與數條支流將各個城區切割開來,街道短而零散,市民們習慣于通過小船進行交通和貿易,沒有高大城墻,無法建造高大堡壘,頗有些水城威尼斯的格調。
正是因此,巴士拉也被稱為“東方的威尼斯”。
繁華的街區下,一間裝潢華麗的地下室里彌漫著煙霧,燭光搖曳,來自伊斯蘭世界的貴客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
這是一間專為達官貴人打造的銷金屋,在這里,穆斯林貴人急不可耐地揭下了虔誠的面具,一條接一條地觸犯著教法,在這里,他們幾乎能夠找到所能想象到的一切享受。
“嗯……成色都不錯,馬爾穆什,你真是有心了……”
一位醉醺醺的中年男人迷離著眼,看著琳瑯滿目的酒瓶,點出一個,侍女走上前來。
侍女手中的酒瓶為名貴的彩色玻璃所制,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分外誘人,玻璃上的貼紙繪制著繁復的花紋,圍繞著一頭昂首怒目的巴巴里雄獅。
“龍舌蘭,還是大萊普提斯皇家酒莊的三年發酵品。”
中年男人一眼便認出了美酒的出處,眼神一亮,隨即又故作生氣地皺起眉。
“戰爭時期,你們還這樣招待客人,簡直過分了。”
“下次不敢了,這次就請您多擔待些。”
干瘦的馬爾穆什笑呵呵地道歉,眉目間卻頗有得意之色。
“戰爭嘛,總有人能掙錢的,您面前的那些奴隸,有不少都是我派人從北邊的難民營地里買過來的。”
“你呀,真是會掙錢,難怪我們的賽義德教長那么器重你呢……”
中年男人有些惋惜地咂咂嘴,接過少女遞上來的酒杯。
“話說,那群拜魔鬼的雅茲迪人,他們被徹底解決了么?”
“據說是差不多了,北邊的游牧部落想要他們的草場和糧食,毛拉們則對他們的魔鬼崇拜深惡痛絕,正好趁著混亂之際發起了一次襲擊,他們的圣壇和先知遺骨都被毀了。”
馬爾穆什無所謂地聳聳肩。
“不過,您也知道,他們的聚集區分得很散,沒辦法解決干凈的。”
“就像那群基督徒一樣,到處都是。”
中年男人咕噥一聲,摩挲著酒杯。
“當初,我們就不該給他們如此寬厚的待遇。”
“殿下,這可不一樣,有經人的權利可是教法規定的。”
馬爾穆什對此不太認可。
“無論是希臘人,亞述人,亞美尼亞人,科普特人還是黎巴嫩的馬龍派,他們畢竟同樣蒙受天啟,我們不能以對待偶像崇拜者的態度對待他們。”
“哼,一群狼心狗肺的叛徒罷了。”
中年男人咬牙切齒地說著。
“我們最開始就應該采取希臘皇帝那樣的策略,硬是得逼著他們與我們保持相同的信仰。”
“說起來,這也全怪希臘皇帝,希臘帝國還沒復興的時候,那些基督徒都老實得很。”
“也許吧,這一帶的基督徒比較少,我們倒是沒怎么感受到他們的威脅。”
馬爾穆什岔開話題,召來一位侍女,侍女的盤子上擺放著檸檬片與海鹽。
“殿下,龍舌蘭是有講究的,鹽與檸檬,缺一不可,希臘貴族都這么喝。”
“這東西都能配得上您的身份,鹽是塞浦路斯海鹽,檸檬倒是本地產的,不過也是好東西。”
中年男人點點頭,照著馬爾穆什的方法品嘗著名貴的龍舌蘭酒。
聚會的氣氛逐漸進入高潮,達官貴人們放浪形骸,中年男人則和馬爾穆什低聲交談,他們兩人地位最高,其他人擠不進他們的圈子。
“比林奇……我討厭這座城市。”
中年男人從昂貴煙盒中抽出一張繪制著比林奇黑城堡的卡片,嫌棄地皺著眉,扔到一邊。
在蠟燭上點燃香煙,中年男人吸了一口,抿抿嘴,看向馬爾穆什。
“伊斯肯德倫的事情聽說了吧?”
“嗯,毛拉們都非常憤怒。”
馬爾穆什見中年男人進入正題,也順勢嚴肅起來。
“您的父親準備怎么辦?”
中年男人繼續吸著煙,沉默著。
他叫法拉赫,是現任馬穆魯克蘇丹喀伊特貝的長子,由于母族勢力低微,基本沒有繼承權位的可能,這次出訪東方,是為了商討戰爭之事。
“我們會做出行動的,但主力只能是雅各布王。”
法拉赫開口說道。
“希臘人的海軍隨時在埃及和黎凡特海岸巡邏,昔蘭尼加還駐扎著不少士兵,黎巴嫩的馬龍派又在山里打游擊,科普特社區也滲入了希臘人的密探,父親必須留下足夠的兵力從而應對不時之需。”
“父親掌控開羅沒幾年,商人暗中不滿,基督徒社區得到希臘人的資助,他希望利用來自北方的難民改變一些地方的信仰組成,再整頓幾年國力,爭取能把希臘人的野心遏制在黎凡特以西。”
“這我知道,賽義德教長告訴過我。”
馬爾穆什點點頭。
“但是,糧食,武器,雇傭兵,你們總得提供一些,雅各布王也需要這些幫助。”
“這是自然,生死存亡面前,我們不會推辭。”
法拉赫擺了擺手。
“雅各布王下定決心了么?”
“還沒有正式宣戰,不過也快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