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真服了,上來就擺爛的我是第一次碰見。蘇律師已經(jīng)開始布局了好嘛,能不能有點危機感。】 【不著急,一共十五天呢,今天才剛開始。而且大家下午才坐飛機到蓉城,累了一整天確實要休息。】 【這也是理由?犯罪團伙可沒有休息日!】 【算啦,沒瞧見警方也在逛小商場嗎?要不是電詐園區(qū)周邊荒涼,我估計蘇秦和章若楠也得轉一圈權當旅游。】 【說實話,我感覺那仨幸運觀眾過分自大了,卡里的錢早晚要被蘇秦騙完。】 鏡頭在所有人身上切了個遍,最敬業(yè)的是蘇秦、章若楠。 他倆和群眾演員一起,湊在電腦面前,不知道在搗鼓些啥。 導播切到演播室,李冰冰在跟兩位專家就詐騙的問題閑聊。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社會信息泄露非常嚴重,那么有什么比較好的辦法避免嗎?” “暫時沒特別好的法子吧,”盧新海回答:“無論是拐賣,或是詐騙,都是建立在獲得足夠精準信息的前提下進行的。” “現(xiàn)在我們的手機號實名制,綁定各種軟件,曝光的可能性很大。再一個,個人隱私販賣也是其中一條渠道。近幾年警方抓捕的相關犯罪人員,數(shù)量超過一千,都是倒賣私隱的。” “為何執(zhí)法力度加大,仍然屢禁不止呢?因為獲得的利潤可觀,是賺錢的捷徑。不過在國內(nèi)電詐比較少,一般都是把服務器架設在境外。” “境內(nèi)某些注冊的網(wǎng)絡科技公司,是打掩護的殼子。此次警方搗毀的就是初具規(guī)模的電詐園區(qū),在里邊工作的人員,有不知情的,也有被騙進去。” “但是更多是自愿留下的。畢竟干一個月相當于人家干一年,很多人都抱著做幾年就走的心態(tài),為電詐團伙工作。”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很多事一旦牽涉進去,就沒法脫身。電詐就像一個泥潭,只會拖住你越陷越深。” 提起電詐,盧新海深有感觸。 他上一個協(xié)助的案子,就是反電詐。 見過太多人因為詐騙家破人亡,還不出錢逼死了自己,也毀了美好的家庭。 拖累兩三代人。 盧新海語重心長,沖著鏡頭說:“大家千萬要警惕身邊的陷阱,不要做任何違法亂紀,打擦邊球的事。” “只會害了你自己,也害了你的家人。” 李昌云重重點頭。 他正要開口說話,卻眼尖的發(fā)現(xiàn)屏幕下方屬于蘇秦的那一小塊分屏中,已經(jīng)開始行動。 “你們看,蘇律在……做插件?!等會兒,他不是文科念的法學嗎?為什么會編程?咱們節(jié)目組有提供相關軟件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