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徐渭這人雖無官職,卻是胡宗憲心腹。他在杭州那邊整日忙得不可開交。他到南京必是有重要的抗倭大事要辦。 林十三朝著李庭竹、劉世延一拱手:“二位爵爺。我先告辭。” 李庭竹是孔夫子掛腰刀,能文能武。他與徐渭頗有交情。李庭竹道:“給徐先生帶好。” 林十三趕回鎮監府:“徐先生,久違了。” 徐渭笑道:“俞帥、戚將軍讓我給你帶好。” 林十三去年保住了戚部、俞部。二人對他很是感激。 林十三道:“臨淮侯也讓我給你帶好。” 二人坐定。張伯、孫越、李高站在林十三的身后。 徐渭直來直去:“我今日要跟你談的是東南明軍的頂級機密。請諸位回避下。” 林十三轉頭道:“你們先都下去。 眾人走后。徐渭道:“你可知去年譚綸譚子理在永壽宮內替俞部、戚部立下了軍令狀?” 林十三頷首:“聽說過此事。” 徐渭道:“如今戚部、俞部糧餉充足、軍備齊全,將士訓練也已完成。是時候發動一場與浙江沿海倭寇的決戰了!” “最近半個月,幾小股倭寇在臺州登陸,總人數約一千人。太少了。胡部堂想要的,是一場畢其功于一役的大戰。” “你手里不是養了一個給倭寇提供假情報的渠道嘛?這一次要派上用場了。想個法子,把頻繁出入浙江沿海的倭寇全都引誘到臺州。” 林十三喝了口茶:“我明白了。您和胡部堂是想釣魚。讓我替你們拋魚餌。”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假情報渠道也是一樣。我這一年,用了二十幾條真情報換取倭寇的信任。是時候收網了。” 徐渭笑道:“你若能在此事上助胡部堂一臂之力,真把活躍于浙江沿海的倭寇全都誘到臺州。那你就是抗倭的大功臣。” 二人開始籌劃如何釣倭寇這條惡魚。 林十三道:“我經手了這么久的對倭情報事,有個心得。倭寇把上岸搶掠當成了做生意。他們的狗命就是本錢。” “想讓他們投下血本,投入大規模兵力登陸,那就要有重利相誘。” “前兩年,朝廷開放了三個口岸與佛郎機人貿易。” “我們可以放出一條情報。朝廷剛剛談成了與佛郎機人的一大宗貿易。貨物總價四百萬兩。” “這批貨物包括上等絲綢、上等茶葉、上等瓷器、還有大批的極品珠寶玉石首飾。交割地點就在臺州。” “織造局和大批民間商人,正在往臺州運送貨物。在臺州城內囤貨,等待佛郎機人靠岸交割。” 林十三說完了他的魚餌,徐渭滿意的點點頭:“妙。老兄你若在浙直總督府供職,至少能做個籌劃軍略的僉事。” “不過光放出消息還不夠。” 林十三接話:“對。既然是釣魚,那就得打窩。給倭寇一丁點甜頭。總督衙門要出次血了。至少要拿出個十萬八萬兩銀子采買貨物,送到倭寇嘴邊兒。” “咱們兩頭打窩。我這邊讓文苑秀居給倭寇送出假消息。不對,不是送,而是賣。這條消息要價要高。直接要一萬兩。” “且倭寇與咱們明軍不同。東南明軍在胡部堂的帶領下如今擰成了一股繩。倭寇卻分為許多山頭。” “我讓文苑秀居一貨多賣。賣出來的銀子,恐怕足夠填補總督府采買貨物送倭寇的銀子。” 徐渭伸出了大拇指:“與我想到了一起。我這個總督府首席師爺,真該你來當。” 林十三道:“除了拿實打實的十萬兩貨物當餌。還要再造一個陣勢。商人們正在大規模向臺州運送貨物的陣勢。” “嗨,我怎么把這事兒給忘了!” 徐渭問:“什么事?” 林十三道:“兵部采購了五千匹云南馱馬,在南京中轉。我可以借來用一用。讓馱馬馱著大批貨包,在臺州一帶招搖過市。” “臺州一帶有大量倭寇收買的耳目。咱們用障眼法迷惑下倭寇耳目。倭寇就更信咱們放出的假情報了!” 徐渭伸出了大拇指:“高招。不過兵部那邊的人肯借這批馬嘛?” 林十三道:“我得問問兵部的徐主事。我這幾日在幫他治這批滇馬的腹瀉之癥的。他應該會賣這個面子給我。” “東南倭患早日平定,對兵部的楊部堂也有好處。倭寇平定了,朝廷的軍費才有可能向九邊傾斜。” 徐渭道:“我也寫信給胡部堂,稟明你的計策。哦對,我記得你們專辦秘密差事的人,對這種計策都是要起代號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