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林十三想了想說:“就叫此計為滇馬策吧。” 徐渭道:“好。” 當(dāng)天夜里,林十三將徐主事請到了鎮(zhèn)監(jiān)府,擺了一桌上等宴席單獨宴請。 徐主事道:“說好了我請您喝酒。怎么好讓您破費?” 林十三道:“今夜我有求于您。” 徐主事道:“您剛幫了我的大忙。中午滇馬喝了白陶土水便有了好轉(zhuǎn)。您讓我辦事,何談一個求字?盡管說就是。” 林十三將借徐主事五千匹滇馬用于抗倭的事說了出來。 但他沒說這批滇馬是用于造假聲勢,迷惑倭寇。而是說這批滇馬是用于運送抗倭軍械、糧草。 林十三并不是不信任徐主事,滇馬策是頂級機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徐主事皺眉:“五千匹,全部借走?我做不了主。得請示楊部堂。” 林十三道:“兵部在南京也是建有鴿站的。一來一回,再加上楊部堂考慮兩天。八天內(nèi)應(yīng)該能給我回信吧。” 徐主事頷首:“應(yīng)該能。” 二人吃罷了飯,徐主事立即趕往兵部在南京城內(nèi)的鴿站,寫鴿信向楊博請示。 林十三則讓李高找來了文苑秀居的“主人”——北條浩二。 林十三見到北條浩二,笑道:“怎么樣,你的兩個兒子進了金陵書院了嘛?” 北條浩二納頭便拜:“多謝林千戶的大恩!金陵書院是官學(xué),有大儒授課。我這兩個兒子他日學(xué)有所成,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大明子民!” 當(dāng)初林十三招降北條浩二,給的條件便是保全他那些年通過給倭寇出賣情報攢下的巨額家資。同時讓他的兒子成為真正的大明子民。 林十三又問:“我聽說你在滁州又買了一千畝良田?” 北條浩二頷首:“什么事都瞞不過林千戶的眼。我這一年來,陸續(xù)將現(xiàn)銀都買成了大明京內(nèi)的良田。” “我是想通過此舉讓林千戶您放心。我這輩子都不打算回倭國了。愿做大明的順民。” “您可以信任我。” 林十三笑道:“我們錦衣衛(wèi)中有位姓余的老前輩說過,信任是一種滑稽的好感。” “我看咱倆之間就有點那意思。” 北條浩二千恩萬謝:“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您讓我上刀山下油鍋,我都會毫不猶豫。” 林十三道:“上刀山下油鍋倒不必。你這條情報渠道,我已用真情報喂了整整一年。現(xiàn)在該派上大用場了。” “附耳過來。” 北條浩二走到林十三身邊。林十三低聲將滇馬策告知了他。 北條浩二是傳送假情報的具體執(zhí)行人。林十三只能告知他實情。 他不怕北條浩二反水。北條的兩個兒子進了金陵書院,名為求學(xué),換種說法也可以說是被軟禁。 再有,林十三也知道,北條浩二的確把自己的銀子全在大明京內(nèi)買成了良田,還建了兩處大宅子。 像北條浩二這種視財如命的人,才不會舍棄在明境的產(chǎn)業(yè)以及自己的兒子,吃力不討好跟倭寇說實話呢。 北條浩二聽完林十三所言,贊嘆道:“林千戶,您大手筆啊!” 林十三道:“不是我大手筆,而是明軍大手筆。明軍兵強馬壯,徹底平定浙江一省倭患只在今年之內(nèi)。” “要換作三年前,咱們的這個計策即便成功,引誘到了大股倭寇登陸臺州,那些不堪用的衛(wèi)所軍也會束手無策。” “現(xiàn)在不一樣了。浙江的明軍脫胎換骨了!” 北條浩二點頭稱是:“對對對。林千戶說的沒錯。” 林十三敲打他:“有些話我還是說清楚了為好。我剛才告訴你的,是明軍頂級機密。” “你若首鼠兩端,把此事透露給倭寇。你兩個兒子的命沒了,你在大明的那些產(chǎn)業(yè)也沒了。而你將受千刀萬剮之苦。” 北條浩二道:“林千戶放心。我沒那么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