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官諱中的“署理”二字,即代理也。 北鎮撫使是個三煞位。 自嘉靖四十五年正月陸繹卸任北鎮撫使至今,短短兩年間已有四位北鎮撫使或身陷詔獄、或被流放發配、或被斬首。 最離譜的一位在家里吃著火鍋聽著曲兒,稀里糊涂腦袋上就多了一柄匕首。 之前嚴黨倒臺,嚴徐黨爭結束。隨之而來的高徐黨爭更加激烈。 嚴嵩和徐階只是權力之爭。 高拱和徐階則是朝中革新派與保守派之爭,涉及大明王朝的根本。 如今的內閣有五員。 首輔徐階、次輔李春芳。閣員高拱、郭樸、張居正。 五人之中徐階、郭樸是守舊派。 高拱、張居正是革新派。 李春芳則是個好好先生,只關心翰林院那攤子事兒。 言歸正傳。馮保給林十三宣完旨,林十三愣在了原地。 馮保笑道:“林老兄,恭喜你高升啊,還不快領旨謝恩?” 林十三叩首:“臣,林十三領旨謝恩?!? 陳矩笑道:“以后要尊稱您一聲林鎮撫使了?!? 林十三反問:“我聽說自楊鎮撫使被人用匕首開了瓢,北司的幾位千戶為了爭鎮撫使之職斗成了烏眼雞。” “上頭怎么讓我一個雜差千戶署理了北鎮撫使?” 沒錯,北鎮撫使這兩年雖是個不得好死的三煞位,卻像是一泡散發著濃郁氣息的屎,引得北司中諸惡犬相爭。 沒人能夠抵擋權力的誘惑,即便權力是把雙刃劍。 隱于馴象所,最不想去北司供職的林十三,卻坐上了這個三煞位。 李高笑道:“嘿。全靠我姐在皇爺面前美言,舉薦師父你署理北鎮撫使?!? 林十三愕然:是李貴妃的意思。 之前為了自保,林十三拼了命的通過李高巴結李貴妃。李貴妃將他當成了自己人。 朝野皆知,李貴妃在宮中地位幾乎壓過了陳皇后。隆慶帝遇事首先垂詢的不是內閣五閣老,而是李貴妃。 她開了金口,北鎮撫使的位子自然非林十三莫屬。 馮保又道:“另外你們衛里朱指揮使開了調令。孫越平調為北鎮撫司副千戶。你們師徒倆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當師父的走到哪兒,徒弟自然要跟到哪兒。” 孫越拱手:“是。我這條命早就是我師父的啦!” 林十三下意識的想拖延上任的日期:“馮公公,正值春天大象交配的季節。馴象所這邊事務繁忙。我能否七日后再去北司到任?” 馮保笑道:“旁人升了官,都是上趕著抓緊去上任。你倒是不緊不慢。成啊,七日就七日。” “你們朱指揮使、劉同知那邊我去說?!? 如今錦衣衛的指揮使是朱希孝,指揮同知是劉守有。這二位都是林十三的老熟人。 他們在朝中屬于高拱、張居正一邊的人。故錦衣衛是支持革新派的。 至于司禮監秉筆兼東廠提督太監孟沖,則是徐階、郭樸一邊的人。故東廠支持保守派。 馮保、陳矩、李高宣完旨離開了馴象所。 林十三對孫越嘆了聲:“得,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咱師徒倆的好日子算是過到頭了。” 林虎湊了過來:“爹,這我就不明白了。您升了官,怎么好像不樂意?” 林十三道:“等你大了就明白了?!? 不知不覺已近傍晚時分。 林十三正要下差。馴象所的槽廄校尉卻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十三爺,不好啦!可出大事啦!您的棗紅駒,死啦!” 林十三眉頭一皺:“怎么可能?早晨騎它來所里時它還活蹦亂跳的?!? 這匹棗紅駒乃是薊州總兵戚繼光贈予林十三的。 東南倭寇平定后,戚繼光失去了胡宗憲這個靠山,同時也失去了戚家軍的兵權。 他被徐階的學生陳瓚、吳時來舉薦“回京協理戎政”。說白了就是回京坐冷板凳。 所謂“協理”,有點像后世的“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 到京后,戚繼光犯了一個錯誤。為國征戰心切的他,上了一道《請兵破虜四事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