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雙方的初戰(zhàn)就是最后一戰(zhàn),漢軍大獲全勝,正面交鋒打崩了對方之后還連續(xù)追擊了二十多里路,從白天追到黑夜,基本全殲了鮮卑烏桓聯(lián)盟的有生力量。 檀石槐是一個優(yōu)秀的領袖,他的出現(xiàn),把本不該發(fā)展到這個地步的鮮卑部落聯(lián)盟強行拔高了不止一個級別,但是很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比他更具備逆天能力的袁樹,于是敗下陣來。 這一戰(zhàn)結束之后,鮮卑部落聯(lián)盟最后的力量也被消滅殆盡,連帶著烏桓部落群體中的激進派,他們也被一并帶走,于是幽州的烏桓問題也就此被摟草打兔子、一并解決了。 隨著袁樹實力的增強,幽州的內外部問題已然不是什么需要消耗大量精力才能解決的問題,解決的甚至在袁樹看來相當順暢。 整個幽州他查出來了五十多萬隱匿漢人人口,又俘獲了五十多萬鮮卑和烏桓的戰(zhàn)俘,超過一百萬的可利用人力讓幽州的建設計劃有了足夠的人力資源的支撐。 他還通過懷柔之術把一百多萬烏桓人以家庭為單位遷移到了冀州良莊內,利用冀州的良莊安置這些烏桓人,實現(xiàn)了對烏桓這個族群的拆分重組。 在烏桓人聚居的良莊內,袁樹安排一心會員出身的年輕官員作為管理者,向他們傳授農耕技術,讓他們從半農耕狀態(tài)進入了農耕狀態(tài),也進入了定居狀態(tài),還要學習漢話、穿漢人的衣物、吃漢人的食物。 在這種文明和武力全方位的碾壓優(yōu)勢之下,袁樹有充足的把握將這些烏桓人徹底同化成漢人。 最多三代人,這些烏桓人的后代就再也不會記起他們的草原游牧歲月了,而冀州的漢人戶口又會多出近二百萬人。 到延德三年九月份,幽州十郡一屬國共十一個行政區(qū)已經實現(xiàn)了官府的全面掌控,所有官府掌控之外的力量都被天雄軍和郡國兵一一掃滅,幽州地區(q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員與并州一樣,都是一心會出身的富有沖勁、對袁樹高度忠誠的年輕人。 袁樹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在幽州建設了六十七座良莊,把幽州登記在冊的稅收人口擴編到了二百七十一萬的規(guī)模,超過了并州的一百一十三萬。 而在袁樹抵達這兩個州之前,兩州加起來控制的在冊人口數(shù)量也就堪堪二百七十萬左右。 相當于袁樹一番折騰,多出來了一百多萬隱匿人口,這些隱匿人口全都回到了官府統(tǒng)計冊表之中,重新為漢帝國中央提供稅收。 就這,卻依然不是幽并二州實際上的人口數(shù)量,就袁樹估計,這兩個州加在一起至少還能再拉出一百五十萬的隱匿人口,等于士族高門、地主豪強掌控的生產人口數(shù)字比官府掌控的三分之一還要多。 見微知著,整個漢帝國起碼也有三分之一的勞動力沒有掌握在朝廷手里。 袁樹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他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就太難了。 盧植知道袁樹的憂慮,所以曾勸說過袁樹。 “子嘉,你總是說要在年輕的時候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但是能做的事情到底有多少?你的時間又還剩多少?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問題卻無窮無盡,我不希望你活生生把自己給累死。 做不完的事情,你不要太強迫自己,交給后人去做,不也挺好嗎?前人無法解決那么多問題,你這個后人不就出現(xiàn)了嗎?我相信,你之后,一定還會有很多大才出現(xiàn),他們會接替你,繼續(xù)處理你沒有處理完的問題。” 盧植的這個說法讓袁樹稍稍有些感觸。 他是又想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卻也有點不太敢相信后人的智慧,這種行為本質上是把問題的爆發(fā)延后,而越延后,就越難處理,袁樹不希望自己沒能處理完的事情到最后成為了大家心中永遠的痛。 反正他知道,柴榮之后,整個宋朝都沒人能收復燕云十六州。 對此,他自己也有些迷茫、困頓。 但是他的路總要向前走。 鮮卑人和烏桓人的問題解決掉的同時,袁樹本打算順便把扶余人、高句麗人和三韓的問題解決掉,結束這些煩人的牛皮糖對遼東地區(qū)的侵蝕,不過袁逢卻在延德三年年底通過天子劉禮下達新的任命給袁樹。 任命袁樹以車騎將軍的身份兼管涼州軍政。 袁逢按照當初他們父子之間的約定,在袁樹解決了烏桓問題之后,順勢就把北方三州里問題最大的涼州也順勢甩給了袁樹,讓袁樹實現(xiàn)他的目標,把邊境三州財政黑洞的屬性給徹底堵住。 因為涼州的問題顯然更大一些,所以袁樹便不打算自己親自解決遼東問題了。 他下令讓盧植以后將軍的身份統(tǒng)領一萬步軍和一萬騎兵前往遼東解決這個問題,而他自己則帶領車騎將軍府與大部分的天雄軍兵力轉移回并州,以并州上郡為車騎將軍府的新駐地。 他準備在上郡駐留,親自指揮對涼州羌人的作戰(zhàn),接手段颎沒能徹底解決掉的問題,把涼州的問題給徹底解決掉。 延德四年二月,袁樹率領部屬和天雄軍主力抵達了并州上郡,此時此刻,他手握四萬騎兵、四萬步軍,整整八萬人。 這個數(shù)字是給盧植帶走兩萬人之后的數(shù)字,等于整個天雄軍的作戰(zhàn)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之多。 從最開始的三萬,到現(xiàn)在的十萬,前后用了近六年的時間,這個速度不能算快,但是天雄軍的精銳程度絕非尋常擴軍極快的軍隊所能比擬。 光是每一個士兵都有上戰(zhàn)場殺敵見血的經驗,這個條件就是天底下絕大多數(shù)軍隊組織達不成的。 而天雄軍可以。 第(2/3)頁